劉弟兄舉了幾個生活上的例子:給青少年任務,這周要認識三個召會中的親人,教他們接觸人,「弟兄你好,我是OXX,我爸媽是OOO和XXX,請問您叫甚麼名字?」拿小本子抄起來。對年長的別忘記說「林爺爺好,謝謝,主耶穌愛你!」這樣也讓召會中的聖徒認識青少年。一叫爺爺好、阿姨好,每一個都甜在心裏,這些弟兄姊妹對青少年也會開始有負擔,禱告和配搭都來了,我也認同。其實青少年弟兄姊妹都是很可愛的,只是很害羞,從小在召會長大,每張臉孔都知道,但不知道名字,也不好意思問,「就那個誰誰誰,不知道名字。」久而久之就這樣了。若是能實行這種「認人任務」應該會很喜樂。
另外在「禮貌、生活」上團體的幫助他們,因為他們還是活在人的社會中。像是操練爸爸回家時,拿出拖鞋、或是接公事包、等…家長就會看見孩子的改變。大聚會後的愛筵,青少年可負責洗碗,這樣來個幾次,青少年盡功用,自己高興,召會中也和樂融融。
關於「高中一周訓練」,計劃明年的高中一周訓練是在台中和基隆兩地同時舉辦,有一百五十個名額。以全台各大區主日人數的百分比來分配,彰投區的名額是八位,希望以國三升高中的青少年為主,期望他們被挑旺,被成全起來在高中三年成為火種。
今年暑假的一週訓練,員林沒有一個人參加,小信的我,覺得國三要面對高中考試,壓力很大,好像沒有心情,也就沒有鼓勵,覺得很可惜。這個訓練一輩子就只一次而已,國三時沒參加,高一還可參加,但高二以後就不鼓勵參加了。劉弟兄說到高雄一對雙生子弟兄的感人故事。雖然兄弟倆都非常有心願,但因着名額有限,哥哥把名額讓給弟弟。訓練開始那天,他一大早就守在報到處,期望能等到有人因故不能參加的,讓他遞補。高雄的長老們被他感動了,希望幫他開個邊門讓他參加。原先服事者堅持不可以破例,但長老說有這樣強烈的心願,親手撬出一個門縫也要讓他進去啊!於是哥哥破格拿到參訓的資格。他一個男生流着兩行眼淚,一個一個的向報到處的服事者鞠躬,謝謝他們。聽到這個故事我忍不住哭了,真是太感人了,竟然有人如此渴慕參加到這種地步。反觀我們的青少年似乎不在意,覺得有些過不去,要在主面前迫切悔改。
徐熊健弟兄也說,青少年服事就像國家的義務教育,在一國中有百分之十五的豫算需要用在教育上,是憲法訂定的,若政府不遵行就是違憲。召會也需要有足彀的人力資產用在青少年上,不然就作不出事來。義務教育也是所有學齡的孩子都要上課,要戶口普查的。父母不能說:「唉呀,以後養豬、養雞就可以了,不用上學啦。」沒有義務教育的孩子,以後是文盲,知識水準不高;召會中有些聖徒不看中這塊,等到孩子長大了,也沒有過召會生活,遇到一些事情軟弱下去。這時,父母哭着請弟兄姊妹去看望,反而要多用更多人力資源去顧,成為負債。但是有青少年時期操練愛主的孩子,以後長起來成為很剛強的柱子,盡功用,顧到軟弱的,就是資產。雖然講得有些俗了,但的確是這樣!
願主得着祂的少年人,在年輕時就作個清心愛主的人,奠定下一生的基礎。求主記念員林這地的青少年弟兄姊妹。-全文完(青少區 莊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