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恢復當前急切的需要(三)

去年我跟一個召會的負責弟兄們,一起來談召會的繁殖擴增。談論時口水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講到最後,我說,這些提案以前都談過了,究竟召會有沒有繁殖擴增呢?感謝主!至少沒有掉下去就是了,繁殖擴增就不敢講了。我說,李弟兄說,繁殖擴增是從自己身上作起。作負責弟兄的接受負擔,好!「台灣新人得一萬」。回去聚會打負擔,教『別人』去得一萬新人,我是『傳遞』負擔的人,你們是去拚的人,這就是今天的光景。我們要從自己身上作起,負責弟兄自己先來!弟兄們,能否在主面前許一個願:『在要來的這一年,要結一個常存的果子;把一個人確確實實的、老老實實的帶到召會裏面來。』講阿們是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的,要在神面前負責的。我叫你們作,我自己也要簽字,我就想十二個月很快就過去,到明年是要交帳的。

我姊妹是在沙漠地區上班。沙漠就是草木不生、禽鳥不鳴的地方。那裏住的就是老人、病人、偷渡的人(從墨西哥逃過來的,那裏房子便宜。)全部都是白人。以前作中國留學生真容易,你講甚麼,他都乖乖的坐在那裏聽。等到要受浸時,全部跑到浴缸裏去受浸。白人,我跟他要一個個的來牧養,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怎麼開始呢?把他們的名字一個個寫下來,為他們禱告。禱告、禱告、禱告,禱告了好多人。有的人他不來,但是也有人慢慢的就帶進來了。

有一位名字叫John,三十年前就已經在召會了。不知道是誰得罪了他,九年不來聚會了。頭一次是他太太把他拉來,一起喫個飯,到日本餐館喫壽司,坐在那裏。我是「相調弟兄」耶!他是久不聚會的,但坐在那裏只有他講,沒我講的分兒,我講甚麼,他都聽不進去。他就在那裏東講西講。你要跟他講特會的信息,綱要第一點是甚麼,第二點是甚麼,他聽都不聽。所以,我就用耳朵來牧養他。我就坐在那裏,一個小時講道難,一個小時聽人講,更難!你要牧養人就是聽他講,因為他喜歡講,所以你就聽他講好了。過一段時間還要問問他,表示你在聽他。這樣的喫飯喫了兩次,這是作甚麼呢?就是要他對你放心。他太太和我太太是有晨興,到有一天,他開始來小排聚會,我就題,John弟兄要不要交換一下電話?我們早上可以彼此扶持、扶持。他說,OK。就從那時候開始,大概是六個月以前,每天拿起電話來晨興,讀讀幾節。前幾個禮拜,他是九年沒來聚會,突然之間他來擘餅了。我跟你講,這是你結常存果子的喜樂滿足。一個久不聚會的,他就開始來聚會了,真的是很快樂。

我這小排裏面還有幾個新人,有一個好的不得了的。不知道他是從哪裏拿到一本恢復本聖經,他就愛不釋手。他說別的聖經我都不要了,我就是要這本聖經了,但是他不是在我們當中的。他是猶太人,猶太人的背景信了耶穌。他喜歡恢復本到一個地步,把恢復本也介紹給他猶太人的父親。頭一次來聚會。他說這裏聚會真好阿,我沒有別的召會了,這裏就是我的召會了;我沒有別的老師了,你就是我的老師了,你就是我的拉比了。這個果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太好了,心裏真的很喜樂。其實我們為那對夫婦禱告了兩個月,突然他來了,那麼敞開;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果子。

剛纔我說那久不來聚會後來恢復的弟兄,我就說,弟兄阿,你要不要打電話給這位新人呢?你去牧養他一下罷。他說可以阿。他一打電話,兩句話就把人得罪了,他一開口就說,你是在知識善惡樹上,要趕快轉到生命樹上。那個新人一聽,就把電話掛掉,兩個月不來聚會了。我說這究竟對還是不對,把新人交給另外一個新人去照顧?這就是我們在牧養裏面所遇見的挑戰。

我是作訓練裏的教師,三百多個的年輕人,個個都是兩個眼睛瞪着來聽你講;但去牧養人,沒有一個人是聽你的,你要作奴僕。我們牧養的對象,沒有一個是看得上眼的,想去找一個將來是倪柝聲第二的,你去找罷。你選上的,他可能不是;反而不是的,你去牧養他,他就起來了。

  我今天早上是分享一下我過去一年牧養的心得。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講到三個比喻:一,迷失的羊。二,失落的銀幣。三,浪子回頭。失落的錢幣,掉在那裏是無知無覺的;失落的羊,是在那裏哭、叫,牠失去了牧人,牠是有知有覺的;浪子跑到豬群裏喫豬的東西,又是錯知錯覺的。這三件事就是代表了我們所照顧之人所有的情形。有的是無知無覺的,有的是有知有覺的,他在良心上還有一點感覺,有的不光是沒有感覺,還是有錯覺的,認為是召會錯了。我現在要賺錢、我現在很喜樂,你不要打擾我…。主託付我們要牧養小羊,就是牧養這種小羊,沒有一個人是沒有輭弱的,沒有失敗的。對彼得最好的訓練,就是叫他去失敗;失敗了,他纔知道怎樣去牧養人。如果彼得沒有失敗過,他到弟兄們當中會是怎樣?弟兄你要剛強!弟兄你為何不起來!弟兄你為甚麼不奉獻!弟兄你看我,我都是那麼絕對,你為甚麼不能絕對!這樣怎麼能彀牧養人呢?所以,主就叫彼得『倒』,並且倒得厲害,倒得畢生難忘;他一輩子不能忘記那個失敗,這失敗深深的留在他裏面,使他能成為一個牧養的人。我們沒有一個人是沒有失敗的,這失敗不是教我們永遠失敗,乃是藉着這個來成全我們,叫我們能彀成為一個牧養別人的人。三月2余潔麟講於中壢 未經講者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