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為人、愛、信、純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課程表,期末報告,電子郵件,咖啡店,運動,是今天一般大學生心中所充滿的一些事,但曾有一段時期並不是如此。那時,在美國一些極富聲譽的校園中,燃起了熱切為著神在地上行動的熱火。那時,神能呼召那一代的人為著一個更高的目的。
我們期盼這能激起今天的青年人,得著一個更高的目標,並將他們自己投身於主在這個時代的行動。
威廉斯學院,幅員雖小卻富有特色,座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西部美麗的山丘上。靠近校園中心有一座鮮為人知的紀念碑,標出這個特別的地方。就在此地,美國大學生心中要將神的話傳至地極的熱火,首先被點燃起來。
1806年,五名學生每週聚集,為著神的國度禱告。是年八月,在一次聚集中,一場大雷雨突然發生。正當這些青年人到茅草屋裡避雨時,他們倏然感到神的呼召,要將神的話傳到異地,特別是亞洲。兩百年前他們這樣的禱告,結果主感動了許多傳教士將福音帶到中國。我們的神是活神,在每個時代,祂都興起人來與祂合作。正是他們這樣的禱告,引發了神在地上的行動那場聚會,人稱「茅屋聚會」。被認為是美國學生至全球各地廣傳福音運動的肇始。
就在隔年,也許這些青年人並不曉得,另一位青年人已自紐約啟程。他是將更正教福音帶至中國的第一人—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是英國人。控制通往遠東航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禁止馬禮遜自英國啟程。他們害怕西方人將福音帶給中國異教徒,會損害彼此間有利的貿易關係。但是馬禮遜毫不受阻。因此他取道紐約,搭乘美國商船三叉戟號起程前往中國,經歷二百二十天航程抵達廣州。他絕大部分時間皆是獨居。在這偌大的帝國中,他僅帶一個人得救。然而,他完成了他首要的工作,經過十七年殷勤勞苦,他完成一部中文聖經完整譯本,使神寫出的話首次呈現在中國人面前。他逝於1834年。儘管沒有表面上的成果,他終究不灰心,因為在澳門他的墓碑上所刻的遺言是:「一百年後,一萬倍的繁增」。因著這些主僕的犧牲與忠心,在中國有無數莊稼被收割。藉此,許多中國家庭得以認識主和祂的話。
整個十九世紀,神所作的,與從前的世紀一樣:使用青年人帶進神當時的行動。馬禮遜到中國時,年僅二十五歲。半世紀後,戴德生在二十二歲時前往中國。1865年,他開始有負擔傳福音給中國內陸偏遠村莊的居民。他學習以禱告藉著神感動人。藉著如此迫切的禱告,他建立了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這個差會一共差遣了八百多名男女深入中國內陸。
另一位神所使用前來亞洲的青年信徒是威廉凱瑞(William Cary),他三十二歲時聽見呼召:如果人人都應當相信福音,那麼接受福音託付的人,就當竭力使萬國得知福音。主引導他去印度,他忍受了毫無結果的七年,再度持續勞苦三十四年,至終建立了二十處召會;並監督將聖經譯為四十二種東亞語文。
當耶德遜在二十歲接受主時,他立即放棄名利的思想,為要實行人生的新目標,計畫一生討神喜悅。三年後他新婚剛滿七日,他就和妻子遷往印度,之後在緬甸定居。雖然有六年之久,他沒有得著一個人,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又遭監禁將近兩年,耶德遜克服困難,主持將聖經譯為緬甸文的工作,並且帶領超過二十一萬緬甸人認識主。
當美國知名佈道家慕迪在1877年受邀至英國傳道時,一名已退休的富有紳士,名叫Edward Studd,厲害的得救。慕迪的信息衝擊他到一個地步,使他帶最大的三個孩子來聽慕迪傳道。一年後,他們三人都接受了基督。其中最年輕的是斯達德,他是板球和划船冠軍,聞名全英國。他在劍橋大學的朋友和同學,皆是全國頂尖運動明星。至終,他們中間一些人不僅接受了主,還答應神的呼召,將神的話傳揚至異國。1885年,人稱「劍橋七傑」斯達德等人的見證,如野火般傳遍全英國。許多貴族家庭的青年,也受感將自己奉獻給這個更高、更尊貴的理想。甚至女王也因他們的見證受感,並感到震驚。斯達德在中國服事了數十年之後,轉往印度,最後到達非洲的中心,他在當地傳道並在貧困中渡過他的餘生。當絕大部分青年人,都打算藉著作律師、政治家和商人而揚名的同時,這些得勝者更進一步,答應了另一個呼召。—待續(劉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