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福音書房的歷史

不同於言語,有時「文字」更能穿透人心。成立於1951年的臺灣福音書房,只作一件事,「將神介紹給人」。神的工作,乃是藉着神的說話,造物主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神的話感動人來寫下我們手中的聖經,因此文字工作可說是從神開始的。臺灣福音書房走過70年,繼續豐富的出版,期能帶進基督身體的合一。

書房核心價值

「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

書房的起始,由主僕倪柝聲弟兄的職事開始,為着傳播神的話語,他非常注重「出版」工作。1925年,在福州成立「福音書局」,他自印福音單張、出版「復興報」,在屬靈生命上幫助神的兒女。李常受弟兄因受倪弟兄出版書報吸引,與倪柝聲弟兄有接觸;而後福音書局遷往上海,改名為「上海福音書房」。

倪弟兄深感必須抓住機會,盡力把他從聖經的教訓和榜樣,及召會歷史軌跡中,得到的亮光和啟示,出版成書,同時也整編詩歌共1052首,為召會生活注入豐富和活力。

李常受成為倪柝聲的親密同工,李弟兄很敬重倪弟兄,也受倪弟兄的器重。後因大時代局勢的巨變,1949年李常受接受囑託來到臺灣,於1951年,在台北設立「臺灣福音書房」,持續出版倪弟兄寶貴的着作及詩歌,直至倪弟兄入獄(1952)無法盡職後,才漸次出版李常受的講臺信息。

雖然書房分在三地(上海、香港、臺灣),卻仍是一個文字機構,有共通的版權,以中文出刊為主。自1962年,李弟兄赴美開展後,在美成立「水流職事站」,文字工作才從華語世界進入英語世界。

直至今日,亞洲地區除了「臺灣福音書房」,還有韓國書房、日本書房、泰國書房、印度福音書房等,在歐洲各國也成立文字出版單位,讓全球渴慕真理的弟兄姊妹,都有機會用本國的文字語言,研讀聖經及信息。

回顧福音書房的歷史,從1925年倪柝聲弟兄首創「福音書局」,到現在「臺灣福音書房」和美國「水流職事站」,將近百年來,都是倪弟兄和李弟兄話語職事的出版。二千年召會歷史裏,神得着了許多愛祂、尋求祂的人,把聖經真理啟示出來。

這些重要僕人的着作,如路德馬丁所闡明的「因信稱義」,都是非常值得重視的歷史軌跡。書房也延續先人真理啟示的根基,一直以「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為主要宗旨,用文字出版,將真理和生命,廣泛供應給需要的人。就如主的心意,要將福音傳遍地極。

文字要像「透明容器」,讓人讀到神

1985年開始於書房服事的朱摩西弟兄,以編輯服事為主。曾在李常受的帶領下學習文字工作,參與出版「倪柝聲文集」、「恢復本聖經」、「生命讀經」,編整講臺信息,到目前仍陸續出版的「李常受文集」。

朱弟兄自幼從倪柝聲、李常受的職事得幫助,漸次認識神的心意;後蒙主帶領進入全時間事奉的行列,參與書房的文字事工,從編輯、翻譯、口譯,讓他越來越珍賞神的話,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正是李常受弟兄的行事為人。

朱摩西回憶道,李弟兄曾說,「我們出版的文字應該像是『透明容器』,讓人一讀,就直接讀到神說了甚麼,而不是注重讀出作者的文采如何,乃是讓讀者享受神自己。」

李弟兄堅持文字工作的目的,是要用人人能讀得懂的話,幫助人明白聖經的中心啟示;因此,有分於文字工作的人,不是把東西推銷給別人,乃是自己先進入而全然活出。

如同一直擔任臺灣福音書房發行人多年的劉遂弟兄,今年(2021)已高齡96歲,他曾說過,「禿頭的,就不能賣生髮油」。他們都是忠信的僕人,生活工作都活出見證。

朱摩西說,進入書房服事,最大的受益是由文字話語得到供應和享受,也能真實帶到生活中,正如李常受就是真實活出話語榜樣的人。這不是上班一套,下班一套的工作,而是一種實際的生活。

早些年開始擔任口譯工作時,朱摩西更是特別自覺,必須先完全進入文字話語的核心,完全認識神的話,否則自己可能像「巴蘭的驢子」一樣,雖然傳遞了主的說話,自身卻毫無改變。受訪時,他謙虛地說道,如箴言廿九章18節所述,「沒有異象,民就放肆」。他警惕自己,書房服事與生活必須是一套的。

李常受弟兄的榜樣-

他就是他所出版話語的實際實行者

朱弟兄題到,在書房的服事中所看到的李常受弟兄,總是一個真實活出的榜樣。他印象深刻的是,李常受弟兄撰寫的「性格三十點」一書,裏面題到共30點性格,包含真、準、緊;勤、大、細;穩、忍、深;純、正、靜;專、公、敞;親、熱、就;剛、柔、順;苦、低、貧;恆、難、壓;明、厚、重。

這些性格特點,並不是杜撰的,乃是真實從李常受弟兄的生活,顯示出來的。李弟兄自己是如此,他也叮嚀所有服事者如此實際的操練,建立合乎主用的性格。因服事者只要說話、性格有些不準確,馬上就被暴露出來。

李常受弟兄也常勉勵大家:「人,其實就是錯誤的總和。」只有神是不會錯的,是萬有的創造者,所以任何人事物都可能會出錯,都需要一再受調整。所以,運用到編輯文字上時,李弟兄更是精益求精,特別在用字遣詞上,力求精準適義。尤其中國文學中,四字成語都有文學典故,若不一定與聖經的原意相符合,無法很貼切表意時,則不建議引用成語。

「基本訂戶」機制

確保弟兄姊妹定時接收屬天糧食

臺灣福音書房為幫助眾召會弟兄姊妹,能直接享用每一本出版發行,80年代早期即開始推動「基本訂戶計畫」,訂戶可於一整年中,以優惠的書價享用超值的書冊,讓臺灣眾召會的訂戶信徒收到最新出版的文字。這是每天的糧食,眾召會弟兄姊妹也見證,這行之有年的機制,確保人人都可以享受屬天靈糧,也促成書房安排出版目標。

臺灣福音書房也到各地推廣書報,使各地基督徒們響應「人人成為神聖真理的推廣者」。主動參加書報博覽會、台北國際書展、基督教聯合書展、北京舉行的國際圖書博覽會等,將召會的豐富,更多向世人推介。

呂伍峰弟兄,專責將書房帶進「數位出版」領域,設計許多便利親近神的產品,推廣給眾召會弟兄姊妹。但以理書十一章32節說,「惟獨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神使用眾肢體,不要「屬靈大漢」。李常受相信,若有一天他不能盡職事了,神也會使用一群團體的弟兄,彼此學習,互相交通着來作話語的職事,一起執行神的出版。

即將進入後疫情時代,願主藉着現代科技的先進,結合聖經的智慧,多元化、碎片化、社群化,將大好的信息分享給各地需要的人,藉着認識神而成剛強開拓的子民。

臺灣福音書房,走過70年歷史,豐富的話語是極重要的基石。於書房服事18年的呂伍峰弟兄說,以前跟着吳有成弟兄的經營,需要快速因應,抓緊工作效程,跟時間賽跑。嚴謹的工作紀律,一天工作要打四次卡,都是為着培養出服事上的好性格。

參與「臺灣福音書房」服事的30多位全職工作者,每天早晨來在一起,先花30分鐘共讀書房發行的書報「職事文摘」、「李常受文集」、「中文新書」、,再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前,人人操練把所有物品歸位,桌面不置放雜物。不一定每位都有特別服事的恩賜,但從每天藉着追求書報所得的供應,工作中培養的好性格,每一位服事者都見證,自己成了蒙恩的人。

書房走過歷史從紙本到數位出版

呂伍峰表示,1998年開始,臺灣福音書房進入數位化時期,藉着數位出版的加強,將主話語的職事,以各種電子媒介,普遍服事給神的眾兒女。

為因應都會繁忙的工作型態,大眾閱讀習慣朝向多元化、碎片化、社群化的改變,福音書房從紙本書跨入數位出版的領域,適度結合各種現代科技-雲端、串流技術、AI人工智慧等,將各種文字、影音、童書等內容,製作成電子聖經、詩歌、書報、有聲雲等APP,並搭載於各種行動載具。

專為基督徒設計,還有一系列福音產品,包含福音機、愛樂寶貝歡唱繪本、詩響起音樂鬧鐘等,都為將大好信息分享給世人。

臺灣福音書房另一創舉,是與華碩科技合作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具有朗讀中文聖經能力的智慧音箱「神隊友小布」,只要下達語音指令,可清楚朗讀出中文聖經,是輕鬆享受神話語或詩歌,成為傳福音的絕佳利器。

此外,透過與讀墨(Readmoo)合作的「福音暢讀」訂閱服務,每個月只要「一個排骨便當的錢」,訂戶就能閱讀架上所有的電子書「李常受文集電子版」;並藉由「影音美地」串流影音的訂閱服務,每個月只要「一個麥當勞組合餐的錢」,訂戶即享超過8,000個影音檔案,超過1,500個小時播放時間,極其豐富,不斷更新的影音資源。紙本結合數位出版,相輔相成。

iPod正流行

書房已開始提前部署「PODCAST

呂伍峰回顧14年前,當時iPod正在世界各國流行,余潔麟弟兄從美國來到臺灣。他忽然問,「甚麼是PODCAST」?於是,呂伍峰認真深入探討PODCAST的論文,並將厚厚一疊論文本,交給余潔麟作為補充說明。余潔麟很仔細地逐字看完論文,便找幾位弟兄姊妹一起去喫晚餐討論。在餐桌上,就把「甚麼是PODCAST?」從頭到尾給大家講解明白,並加強提及運用於文字服事的可能性。原本大家手上都已有既定的事務正在忙,沒有時間再深入研究這個領域,但聽余潔麟深入淺出的互動說明後,開始火熱起製作PODCAST的負擔。

時值「新舊約聖經恢復本及生命讀經五年共同追求網站」開辦兩年,海內、外華語聖徒熱烈迴響,超過2萬人上網報名參加。由於時日一久,有些線上追求者的持續力,日益減弱,若能適度運用PODCAST輔助,相信可以加強繼續共同追求。

呂伍峰覺得這是個好時機,發email請示在美國的余潔麟,建議成立「生命讀經行動數位廣播PODCAST」,從以西結書開始錄製生命讀經PODCAST,以便輔助更多的追求者。

很快的,余潔麟回覆同意,經吳有成的扶持,即時成立美國、臺灣兩地越洋製作小組,有人負責隨身錄音、有人專責剪接、有人配搭校聽、有人設定上架。20064月,網站增設了「行動數位廣播」(PODCAST)。同年7月下旬,配合召會一年七次國際特會訓練的進度,再增設「晨興聖言行動數位廣播」。呂伍峰印象深刻地說,「若不是余潔麟弟兄的關係,PODCAST對我們而言,可能還只是停留在維基百科上的科技術語!」「惟獨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但以理書十一32

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李常受弟兄相信,神要的不是少數的「屬靈大漢」;有一天當他不能盡職事了,神也會使用一群團體的弟兄,彼此學習,互相交通着來作話語的職事,一起執行神的出版。

願藉着現代工具的進步,結合聖經的智慧,多元化、碎片化、社群化,將大好的信息分享給各地需要的人;也願人人都成為:因認識神而剛強開拓的子民!基督教今日報 記者 吳旻樺 台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