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吟姊妹,也是兒童青少年就開始參加聚會,小時候就會瞞着家人坐客運去參加聚會。大一時,住學校宿舍,大二時期搬入姊妹之家。若吟和我年紀差不多大,比我小一些,小我一屆。但她比較成熟懂事,很孝順、很愛媽媽,個性活潑外向,又會照顧人;在讀書上認真,對未來人生規劃也積極上進。在學校很有福音的靈,常向同學、朋友傳福音。記得有次若吟邀約到自己系上大四的學姐,來會所參加福音聚會,那位同學正是我基隆女中高一時的同班同學楊淑君,沒想到讀大學了,還有機會再向高中同學傳福音。若吟在學校作光作鹽,外語系同學還會叫她「聖女」。
其他還有像高凱揚弟兄、劉廷英姊妹等,它們的入住也都是因着若吟的關係被帶入召會生活。這些過程也都非常精彩,希望若吟、凱揚看到本文,也能踴躍投稿週訊分享。若吟陪伴小羊家聚會堅定持續,那時在地下室的社辦陪伴莉婷家聚會、追求信息。若吟也有一副好歌喉,很會唱歌,唱詩歌很好聽。大四時,若吟、我與莉婷三人是活力伴,每週一同去宿舍看望。記得有次為了傳佈光鹽唱詩社福音活動,我們三個去學校宿舍邀人,順便去宿舍佈告欄張貼邀請海報。回程時,經過佈告欄看到有其他社團的同學也在張貼自己的文宣,但卻把文宣貼在我們的海報上,把我們的文宣整個蓋住了。當下莉婷馬上對那正在張貼的同學說,這是我們先貼的。那同學沒想到被我們逮個正着,一臉錯愕。那時莉婷很生氣,對那些人發怒,氣得從二期宿舍好漢坡一路衝下去,她的脾氣就是有甚麼就反應出來,動作是又直、又急、又快。當下我想去追她,若吟冷靜的對我說,沒關係,讓她發洩一下吧。
莉婷應該是在大一下學期時,入住姊妹之家的;是若吟叩門傳福音時接觸到的平安之子。莉婷在高中時是自然組,但考上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考上這個科系,令她相當的失望,因她說工工系是自然組中很像社會組的科系,不符她的理想。但就在這當兒,在失望的關口,她遇見了主。莉婷得救後,對主話非常渴慕、又認真,我就沒有像她這樣渴慕追求主話,對真理常是不清不楚。莉婷問我,我也常不會回答,真是虧欠,常令她失望生氣。她常翻閱手中的新約聖經,並放置許多精美書籤。住姊妹之家後,她也操練背聖經。一開始從馬太福音第一章背,好長一段時間,每天晚上在書房她就坐在書桌前,打開聖經開始背並誦讀馬太福音第一章。「耶穌基督,大衛的子孫,亞伯拉罕子孫的家譜。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們,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倫,希斯倫生…。」我每晚在書房就聽她一遍又一遍的背,我沒背,但每天晚上聽她在背,後來竟然發現我也會背了。我們在書房,一起讀過舊約聖經。
在唱詩歌上,莉婷是音痴。但是她很喜歡詩歌,常常要我唱詩歌給她聽,她很可愛,生氣時像暴龍,聽詩歌時又變成小綿羊。有一陣子,她好喜歡兒童詩歌,例如715首,「主領我到青草地安歇在溪水旁,黃昏時主與我一路同行。牧場上凡是屬於主的羊,都強壯,我是主羊。」一邊爬樓梯也一邊開心的唱這首詩。直到我大四畢業,莉婷好像還是沒有辦法完整唱完一首詩歌。有次我們和張媽一起去爬山,張媽在爬山過程中就教我們,唱了好幾首兒童詩歌。其中我們一起唱過兒詩1213,「我們不願意像約拿,被一條大魚吞下,…」我們那時開心的唱這首詩歌,感覺這首詩很有趣可愛。我們有次在學校走廊走時,莉婷隨手拿起課本放在右手開始轉書,莉婷笑着說,高中時代如果被老師看到有人在轉書,就會罰他們要一直轉,書不能掉下來,這不是很好的行為。其實我也好羨慕可以這樣轉書,但手指沒有這麼強壯,如果能學會我現在就可以這樣轉球秀給兒子們看。莉婷也會用手指轉籃球。
那時,我曾帶莉婷去基隆家玩,我們一起去過平溪、九份、忘憂谷、和平島等。那幾天住在我家,莉婷知道我爸爸很愛喫花生,回去中部後,偷偷用我的名義寄了一大包黑金剛花生,到基隆給我爸爸。我爸爸收到花生後非常感動的打電話給我,說那花生真的好好喫。我接到電話還一頭霧水,聽不懂爸爸在說甚麼。那時莉婷開心的在旁邊偷笑,我才知那是她寄的。莉婷也曾帶我回她在斗六的老家,莉婷媽媽在橘子園採收茂谷柑,用剪刀一個個把橘子剪下。有天上午我們去斗六市區巷子裏的菜市場早市,已經是人擠人,寸步難行,她有本事就載着我,騎着她125CC的摩托車,直接騎進菜市場內,且自在從容的穿梭其中。莉婷有絕佳的方向感,去陌生她很輕鬆的研究規畫路線。我現在回想,那天我們在菜市場穿梭的畫面,我突然覺得這不就是像在印度嗎?難怪之後,主能使用她去印度開展。
莉婷早期她的英文名子是Sigma,一個數學符號(好像是加總到無限大的意思)。後來我參訓後,建議她把英文名字改成Zoe代表生命,她之後就以Zoe作她的英文名。莉婷在主手中真被變化了。
周明貝姊妹(食品工程學系),也是兒童班長大,大一時入住姊妹之家。貝貝座位就坐我書桌左邊,那時我大三。貝貝很會規劃、運用時間,該玩的時候開心的玩,讀書時也很認真專心的讀書,在學校人緣也很不錯,喫東西是她的樂趣。即使只有一顆糖果,她就可以非常非常開心,實在很可愛。貝貝也很愛她家人,她有一位很愛主的姐姐,周明麗姊妹(曾參訓後,擔任輔訓,之後又去吉爾吉斯開展),是貝貝的好榜樣。目前貝貝在林口過召會生活,我們家有次到林口召會參加主日聚會,那天在兒童室看到好多兒童家長,有陳麗美姊妹、石沛潔姊妹、周明貝姊妹、張馥陞姊妹,有大葉校友,也有老家在和美的,全都是認識的人。她們的孩子也全都齊聚在一屋子裏,真是美妙。
大四姊妹之家有:陳馨柔、邱莉婷、李若吟、劉廷英、周明貝、胡佳瑩和我。廷英是若吟外語系的同學,得救後住姊妹之家,家住苗栗市。廷英家就住在苗栗縣政府旁邊的彩券行,之後我在苗栗縣政府上班時,偶爾會去看廷英。大四時,曾住在二戶姊妹之家的鄭雅芳姊妹,也住在苗栗市,離畢業後已快10年,當時很想相約會面,但都沒約成。
大三起,大專生小排聚會在山腳路張爸、張媽家。每週聚會張媽成全我們要操練自己帶小排聚會,不論帶得好不好就是要操練。在聚會前要排椅子、桌子、擺碗筷。張媽也會成全我們下廚,有次張媽教我作客家小炒,這是一道作工繁複的菜,五花肉要肥瘦分開切,豆乾、芹菜、魷魚乾等,樣樣食材各自經過不同手續,最後組合起來,至終才終極完成那道菜。看似平常不起眼的家常料理,卻是滋味深厚,口感豐富。
張媽實在無敵能幹,常常準備二、三十人份的餐飲,從容不迫。不時還有電話,弟兄姊妹打來的要找張媽交通的。張爸家的電話裝總機和分機,張爸在樓上若接到找張媽的電話,就轉給在一樓廚房的張媽,擴音功能通知說,張媽一線或二線;然後張媽就會馬上放下手邊工作接電話。那畫面就是一面洗菜、一面和我們交通、同時教我們作菜、還要控制瓦斯爐、冰箱開開關關等,還要接電話。張媽給我的榜樣就是「勤快」,我特別喜歡待在張媽的廚房,每次到張爸家,總會去廚房看看,好喜歡面向南、陽光從窗口照進廚房的畫面。
這些畫面影響了我,以後成家就應該要這樣,要把家打開,讓聖徒們都喜歡來,還要煮愛筵。感謝主的恩典和憐憫,畢業後十五年,在107年(2018),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能打開愛筵聖徒,可在家中作兒童排、禱告聚會,最高記錄,有天晚上大人小孩共約30位,在我家聚兒童排,我們的家也成為聖徒們的歡聚之所。感謝讚美主。
大三時有天下午,卓媽邀請姊妹們去她家喝下午茶。那天下午卓媽特地在家門口小花園旁,擺設了一桌好豐盛的下午茶點。姊妹們喜樂的圍坐在小矮桌邊相調交通,也有拍照(真希望能再看到照片)。印象中,卓媽家有可愛的廚房,櫥櫃也佈置得很溫馨。卓爸、卓媽常愛筵大葉弟兄姊妹們,去過「貴族世家」等餐廳。自從過召會生活,常跟着斯惠、愛娟等,讓卓爸、卓媽愛筵,總是喫得很撐,大喫大喝,大家喜樂的交通。卓媽的南瓜派,是理邦弟兄最喜歡的。卓媽有次去日式料理店,知道了這道菜,回去就自己作,呂理邦弟兄常喫好大一片,黃橙橙焗烤出來香噴噴的南瓜派。那時愛筵時,常會出現這道南瓜派,有滿滿的起司,還有滿滿的愛。
大四時,有天早晨個人晨興,我在3樓臥房開始禱讀當天經節,突然眼前發黑,不省人事,等到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地板上,頭上腫了一個很大的包,照了鏡子像豬頭一樣的自己,嚇哭了。才知道自己是昏倒了,頭撞地板時,一點感覺也沒有,真是可怕。姊妹們送我去醫院,卓媽親自來醫院看我,那時我們坐在醫院候診的椅子上,關心的詢問。昏倒的原因好像是想控制體重,那一陣子東西喫太少,患了貧血。在候診室卓媽親切的與我交通,還分享曾照顧過的學長姐弟兄姊妹的經歷。我摸着卓媽真是關切我們,令我當下感動流淚。後來,卓爸竟然也來了,我實在是受寵若驚,我不過是昏倒,但卓爸、卓媽都來了,讓父老擔心,真是虧欠!父老們都把我們看作是珍寶啊!我們怎能小看自己,怎能不過召會生活呢?我記得那天之後,卓媽還到菜市場買了員林老店的豆漿加蛋,還有一大把紅杏菜給我補充營養。
大四時,楊奶奶楊瑞貞姊妹,住在會所一樓,楊奶奶在101年(2012)安息主懷。楊奶奶是從大陸山東流亡到臺灣的,有一段時間,楊奶奶會在主日會後,在會所一樓作飯愛筵我們,在一樓會場外排着摺疊桌一起喫中餐。那時楊奶奶歲數已很高,仍竭力擺上愛筵我們。夏天時,天氣炎熱,楊奶奶就在一樓小廚房煮飯;看到她佝僂的背影,衣服都有點汗濕了。有次楊奶奶還作當時開始流行的墨西哥捲餅,餅皮是楊奶奶自己擀的。
第一次楊奶奶在會所愛筵我們時,有同伴就問起楊奶奶孩子的事,歐姐剛好也在,趕緊比手劃腳提醒我們不要問,怕楊奶奶會傷心。後來我才知道,楊奶奶當時在逃難,過程中因飢餓營養不良,沒奶水給襁褓中的孩子,孩子就在她懷中離世。她沒有辦法作甚麼,在那顛沛流離的時代,也只好把孩子放在途中的樹下,然後繼續跟着趕路。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有次在會所三樓,連偉任弟兄說,喫中餐對身體不好。楊奶奶剛好在旁,連弟兄還沒說完為甚麼,楊奶奶就說,怎會這樣,我也都喫,還活這麼久。
姊妹之家有次請楊奶奶教大家作蔥油餅,就在會所三樓廚房,那也是第一次體驗作蔥油餅,才知蔥油餅原來是要用燙麵糰作的。只要有麵粉,楊奶奶就可以變出很多花樣,像大餅、蔥油餅、山東饅頭、燒餅、麵疙瘩、…等等。楊奶奶的番茄炒蛋也是一絕,切碎的番茄搭配香甜滑潤的雞蛋,經過過程把平凡的食材提升成齒頰留香的美味。還有軟骨豬肉湯,楊奶奶都會一大早去菜市場買那種豬肉,非常鮮嫩好喫,這些料理都令人無比懷念。
那時,莉婷特別向楊奶奶學習作山東饅頭,且立志要學會。那時莉婷自己就買了一大袋麵粉放在姊妹之家一樓客廳角落。有天,馨柔作一樓客廳的整潔,剛好打掃到放麵粉袋的區域,想說那袋是甚麼東西?一打開來麵粉就撲到她臉上,馨柔嚇了一大跳,才知那一整袋都是麵粉。莉婷那一陣子常常在姊妹之家一樓廚房,精力充沛的不停的揉麵糰,反覆的作,一遍又一遍的揉。我看她的手真的是非常有力,後來好像學成功了。
說到唱詩,這是光鹽唱詩社社團中主要的活動之一。那時歐姐帶我們練唱詩歌,在姊妹之家就練唱了好多首。我記得有,「田中的白鷺鷥」、補充本311「沉醉在你愛裏」分部合唱,一直到現在我大多還記得第二部該怎麼唱。畢業後參訓時,有次在訓練中心,姊妹們下午複習時間,在小教室裏,我和一位訓練同伴剛好唱到補充本311首,我就唱第二部,我倆一起合唱,唱着、唱着,原來吵雜的教室漸漸安靜下來,我們覺得奇怪,怎麼教室變得這麼安靜,原來是大家覺得太好聽了,所以都停止說話,專心聽我們唱詩。
瑞齡姐也成全過大家發聲,在專業的指導下,我們怎麼用腹部,鼻腔共鳴等技巧。秀娟姐也指導過我們唱詩。例如希伯來文的「我們把平安帶給你」、「我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等詩歌。秀娟姐還會在學校辦豎琴演奏會,我們會一起去欣賞秀娟姐精湛的琴技,非常精彩。弟兄之家弟兄們也會去幫忙搬運器材。
大四時,有次大型的詩歌合唱在員林演藝廳,每個上台的同學都要穿着正式的禮服,瑞齡姐在舞台上用三角琴伴奏,那次是光鹽唱詩社與大葉合唱團的同學一同上台合唱,有錄製成CD。
秀娟姐是在我大二時來大葉大學任教的,秀娟姐也常常陪伴我們這些姊妹們。那時秀娟姐開着一輛銀色的休旅車Freeca,這輛車後座攤平就可以載豎琴。有活動時秀娟姐就載着我們,那車好像還有一個綽號叫「肥卡」。秀娟姐曾至美國留學,開車時常和我們分享留學時的生活點滴,當地飲食、文化差異等,很有趣。秀娟姐開車時,絕對把自己幾乎整個頭都包住,會戴帽子、墨鏡、口罩等防曬,非常認真的防曬。上回在台中科園會所參與連弟兄安息聚會,看到秀娟姐的皮膚仍是一樣白皙亮麗,真不簡單。
大三下,有次秀娟姐和瑞齡姐帶姊妹之家一起去鹿港民俗文物館參觀,秀娟姊妹老家也在鹿港,大家就去她老家家訪。有次瑞齡姐也邀約大葉弟兄姊妹一起至她家去,瑞齡姐父母親住臺中山上的別墅,別墅在小山坡上,當天瑞齡姐媽媽,愛筵大家喫水餃,瑞齡姐的爸爸幽默的和我們這些大專生聊天。我們還一起在屋子外羽球場打羽球。
回想大學時期曾服事我們的許多社區聖徒的家,大一時主日聚會我和美珍姐,是在員林鎮上江柏慧弟兄公寓的家聚主日;那時江信綸、江信昇好像才讀幼兒園,印象中江弟兄一直都很忠信的服事主。大二時,我和俊英還有幾位大專生一同在蔡文樵弟兄、蔡趙沐深姊妹家,聚小排聚會,家裏有蔡碧欣、蔡碧詞、蔡碧淇三姊妹,她們那時應該是讀小學。有次沐深姐請我載淇淇去上安親課,我就騎著摩托車載淇淇,我準備要騎車時,我對淇淇說,可以上來囉。淇淇就努力的要爬上來,過了好一會我想淇淇怎麼還沒坐上來,往後看原來是淇淇太小,身高不太夠,爬不上摩托車。但她很乖還是努力想爬上車,我這個糊塗粗心的大學生,都沒想到這點。沐深姐在中州當老師,在學校對傳福音給學生很有負擔,常邀約學生參加小排聚會。–待續(和美 黃黃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