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益的座談

     因青少區丁弟兄的邀請,讓和美召會陳明顯弟兄帶着一群弟兄姊妹來分享「如何陪伴孩子走過學習成長的歲月」,深有收穫。

有一位姊妹是基督徒家庭長大,但小學五年級時被陳弟兄探望纔恢復,國中時期很認真求學,是班上的第一名,全縣第五名。但只為了司琴纔去聚會,纔國中就患失眠丶頭痛症,腦中卻只想念台中女中。陳弟兄鼓勵她去唸台中女中,是希望她去住復興大樓的姊妹之家,但她只是想去唸台中女中,並不想住姊妹之家。她跟主禱告時,主讓她腦中縈繞起一首詩歌的旋律,她想去彈琴,但她不知道哪一首。沒想到一翻開詩歌本,就是這首,大本詩歌290。第二節說,「我每次如夢想人生的善美,主耶穌,求你必須也在內」,她真覺得「有神」,所以就入住姊妹之家受成全,學會養生,主動親近主的習慣。大學時有一次司琴服事,卻被糾正,但因有屬靈的根基,在跟主禱告中,她得到主的說話,把司琴服事奉獻給主,不在意自己彈得如何,結果一直進步,如今在大型聚會,她都敢司琴了。

青少年因為功課壓力,要聚會丶要讀書,好像很難取得平衡。其實可以鼓勵青少年讀書前五分鐘讀聖經,積少成多,也是很可觀的。和美召會的青少年也有一個操練表,建立青少年彼此作同伴,標準不高,只要一週一天有晨興丶有禱告丶有聚會就行。讓青少年覺得很容易達到目標,他們就比較願意實行。

青少年服事,很重要的兩點是要幫助青少年操練他們的靈,以及認識甚麼是罪 如果能彀讓他們從五分鐘,慢慢進步到呼求主名30分鐘,他們對主耶穌會有更主觀的經歷。因此青少年服事者要善用每一個聚會,帶他們操練他們的靈。讓孩子看見課業學習的重要,但也要看重主日,需要讓孩子操練聚會要準時,積極鼓勵他們看見準時的重要。課業學習是要讓孩子懂得盡本份,藉此培養性格,性格的建立纔是一生的養成,重要的不是功課好不好,而是孩子有沒有盡本分去讀書。 服事者不能定罪青少年,若青少年討厭服事者,那就很難服事了。服事者要像青少年的同伴,當青少年願意把軟弱告訴服事者,服事者就比較有辦法把基督供應給他們。

和美召會的青少服事已經傳承到第六代。陳弟兄說,他從國小開始,數學沒有及格過,但為了服事青少年,他苦學數學。小時候他數學不好,但是他的母親從來沒定罪他。他引以弗所六章4節和歌羅西三章21節,告訴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不要讓兒女灰心喪志,千萬不要破壞親子關係。要把自己所享受的信息和孩子分享,不要自己沒作榜樣,卻把主的話套上去定罪孩子。

陳弟兄是靠免費家教,一對一陪學生,陪弟兄姊妹的孩子讀書,並享受主的話, 不知不覺規模越來越大,還有外邦人因此受浸得救。外人定罪他辦家教不收費, 後來他纔收費。

我很摸着他渴慕得着青少年的心。兩年前他和他的姊妹住進伸港會所,陪一個單親的家,這孩子在他專一的陪讀下,功課進步,還進到學校週六的菁英班。他發現讀書不主動的孩子很多,需要更多人加入陪讀的行列,他自己因為越陪越被成全。也因這樣的陪讀,讓他更了解孩子在想甚麼,他陪孩子們讀書,作他們的同伴。有一個孩子與母親衝突得很厲害,經常出事,陳弟兄一直處理,感謝主,現在這個孩子越來越好。

陳師母也分享她自己本身有兩個兒子,她很摸着提後一章5節說的,提摩太有無偽的信心,是來自於外祖母和母親愛主的緣故,她自己的孩子功課沒問題,但她很在意自己孩子的屬靈光景。高中讓孩子住弟兄之家,可是孩子都爬不起來晨興,只好自己學習作服事者,她幫孩子預備屬靈書報教孩子讀,孩子根本不理她,她只好操練當孩子躺在床上時唸給他們聽,卻不經意發現孩子屬靈悟性很高,慢慢也對主的話有胃口,竟然轉變了。因此她勉勵作家長的,不要輕忽孩子裏面神的恩賜。有一次他的孩子早起不折被子,她氣得大罵,孩子也很生氣,不喫早餐就走了。她在禱告時,主光照她對孩子太兇了,她立刻打手機向孩子認罪,沒想到從此之後,她跟孩子的關係更好了。陳師母題到,要作孩子的分享者,要把感動自己的內容跟孩子講,不要看青少年現在的光景不好就失望,操練不憑眼見和感覺。

有一位70次的媽媽,帶着她的孩子來聚會,但她自己永遠都緊閉雙唇不講話,這令陳師母很頭痛,不知如何接觸她,只好主動和那不講話的姊妹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見證。沒想到那位不說話的姊妹還帶鄰居得救了,講的內容就是陳師母曾經跟她分享過的。

青少年服事者要看清一個事實,青少年生命有沒有長大,不容易看出來。有時候看他們聚會,好像在玩沒在聽,但還是要把負擔告訴他們,要操練不要看他的臉色。青少年找同伴很容易,但規定他們要一同來享受主很難,服事者必須有不放棄的愛。有時候陪他們享受主,他們好像比我們還忙,不太願意把時間分別出來,但是在陪青少年讀主話時,常常是服事者自己先得供應。

陳弟兄說,藉我們的孩子去得外邦孩子,是一條絕佳之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把外邦孩子帶進來,需要身體的力量,需要彼此的配搭。青少年聚會有時候也需要談嚴肅的事,告訴青少年如何善用時間丶贖回光陰。可以給聖經的例子,告訴青少年有些聖經人物在神面前的時間不算數,讓他們學習作精明的人,好好善用自己的時間。

青少年的家長要扮演給支援的角色,比如車輛服事、愛筵,…有時也需「易子而教」。陳弟兄有一段日子,主日後愛筵青少年,然後把他們都留下讀書。這一批青少年陪了五年之後,都很愛主。但同樣方法不一定都有效,後來的一批用此法無效,改用其他方式。

至於父母要不要和青少年同在一區聚會,也是大家關切的問題。和美聖徒覺得 如果父母的存在不影響孩子的心情就可以,但如果會讓孩子不愉快,那就不要。

感謝主,藉着和美弟兄姊妹們的分享,讓我們有許多的開啟。在員林,美蓉姐、丁弟兄夫婦丶沈弟兄夫婦丶維秀等,對青少年的服事一直參與,熱切配搭;後來又有芳菲、黃弟兄一家等的加入,其實員林的青少年是很有福的,感謝主。(國宅區 高閻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