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北人,在台北出生,在台北長大。高中時就讀建國中學。在升學主義的體制下,只知道要用功,要打拼,纔會有好前途。考大學時,我考上台灣大學電機系。但在進到大學以後,我沒有朋友,成為一個孤僻的人,下課的時候,躲到一個角落,不和任何同學往來說話。此外,我雖然很打拼、很努力用功讀書,但書並沒讀好。從我小時候,父母老師教導我的就是只要好好努力用功,就會有好前途,但怎麼到了這個時候,我這樣的用功,卻心情愈來愈鬱悶,功課愈來愈差,人際關係也愈來愈封閉。所以在那個時候,好像書也沒有辦法讀下去了。有一首詩歌說:「前我生活,滿了愁苦,我的奮鬥,都歸虛無。…」所有的奮鬥和努力都沒有用,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所讀的書都沒有辦法幫助我。
但在那時,我得到一本聖經,聖經上說:「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着。」(太九12)「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又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帶着感謝,將我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當時有一位學長介紹我進入召會生活。在我沒有方向,沒有滿足,沒有盼望的時候,藉着聖經與召會生活,我遇見了主耶穌。後來每天早上讀聖經,藉此得到扎實的供應,每天到學校都覺得很有盼望和方向。本來的我,沒有辦法讀書,沒有辦法做事。但藉着唱詩歌、參加召會的聚會,每天的重擔、壓力和煩惱就煙消雲散,使我滿有活力和動力。
那段期間,我父母吵架吵得很厲害,甚至拿菜刀丟人,也簽下離婚協議書。但是當他們看見我從一個每天悶悶不樂,回家就把自己關到房間的人,變成一個喜歡唱詩歌,很喜樂的人,就把心也轉向主,向主打開。之後,板橋的弟兄姊妹來看望我們家,就全家信主得救(包含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從此以後,全家一同事奉主,過着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的生活。
召會生活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去當兵、工作或到美國讀書拿博士學位,我都積極過召會生活。三年前,從美國回到台灣,到位在埔里的暨南大學教書。在大學當教授有上課的壓力、帶學生的壓力,作研究的壓力更是非常大。但是我每天下班後,都常和弟兄姊妹一同聚會、唱詩、讀經、禱告。一週裏有九次聚會。一般的大學教授,外表看起來地位崇高、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常是很孤單、寂寞、無聊和無助的。但我的生活和我同事比較起來是多采多姿、非常充實的。感謝神!我能過召會生活,天天充滿喜樂和詩歌。朋友們,希望你們也一同來信主耶穌,一同過多采多姿、喜樂的召會生活!(見證人: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