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

我們基督裏的信徒,是在重複亞伯拉罕的歷史;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亞伯拉罕所過的生活。亞伯拉罕因著信生活行事,就是說他必須棄絕自己,把自己擺在一邊,忘記自己,而憑『另一位』來活,並以神的同在作他地圖的人。今天的召會生活,就是亞伯拉罕生活和歷史的收成。而亞伯拉罕的信不是起源於他自己;反之,他之所以相信神,乃是對榮耀的神向他顯現,以及對神的元素傳輸到他這人裏面,所起的一種反應。真正的信就是神在我們裏面的工作。

 

亞伯拉罕除了憑信稱義並活著,他也是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我們若要照亞伯罕信的腳蹤而行,就必須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以基督作我們的生命,召會作我們的生活。祭壇乃是我們為著神的定旨,將自己所是和所有的一切獻給神而敬拜神。帳棚則見證我們不屬於世界,乃是在地上過客旅的生活。亞伯拉罕首先藉著築壇顧到敬拜神,其次支搭帳棚纔顧到他的生活。我們是亞伯拉罕的真後裔,該是在地上作客的,像他一樣移居並支搭帳棚。我們該在地上生活行動,但不該在地上定居,因為主是我們的居所,在地上我們該是『居無定所』。亞伯拉罕築了第一座壇之後,他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築了第二座壇。伯特利,意為『神的家』;艾,則意為『亂堆』。這給我們看見,只有伯特利,就是召會生活,是有價值的;其他的一切不過是亂堆。

 

亞伯拉罕雖然是信心之父,並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但他也有失敗。他曾離開了祭壇,離開了帳棚;可是,後來他恢復了,回到祭壇和帳棚,並呼求主的名。至終,在希伯崙,亞伯拉罕的帳棚成了他與神交通的地方,以及神能與他交通的地方。亞伯拉罕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因他等候那座有根有基的城,其設計者並建築者乃是神;同樣地,我們活在召會生活的『帳棚』裏,我們乃是在等候這帳棚的終極完成,就是終極的會幕。今日我們生活在帳棚裏,仰望新耶路撒冷這永遠的帳幕和終極的住棚節。我們來在一起過這節,向神敬拜並享受他們美地的收成,乃是相調的一幅真實的圖畫。主的桌子是一個記念的筵席,正如住棚節是一個記念的筵席。今天我們享受基督作住棚節,團體的來在一起相調,享受基督的豐富作美地的出產,這題醒我們,我們仍然在曠野裏,需要進入新耶路撒冷這永遠帳幕的安息裏。(賴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