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經過動亂的洗禮,處在大時代的中國女子,似乎都有着一股難以言喻的風采;一身素色的長衫,灰白的短髮,李常受夫人李黎寶藝女士,在李常受美國加州安那翰的故居,親切的招呼我們入座。接下來的時光,或陣陣笑語,或片刻沉思,和着初秋的加州陽光,她婉妮道來與她共度38寒暑的李常受先生。可掏笑容背後的她,今(2010)年93歲。欠了欠身子,她又重複一次:「其實我只是一個家人,能說的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罷了…。」
安慶 蘭州 北京 徐州
黎寶藝(以下簡稱黎),1917年(民國6年)11月8日,出生在人文蒼萃的古城,安徽安慶。按部就班,黎從女師附小6年,初中3年,「安徽省立女子中學師範科」畢業後,就在小學執教。一年後,1937年對日抗戰方興,黎隨着二哥,往後方遷徙,經過漢口、成都,最後到達甘肅九泉。當時「中英庚款董事會」,為開發邊省的基本教育,曾在西北邊區辦了一所「河西中學」,黎家二哥就在該校附設小學任主任一職,黎便順理成章的,就近在小學部和幼稚園任教。1943年,黎考取西遷蘭州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3年後,抗戰勝利,她與幾個好友同學,赴京向母校報到,順利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領了北京師大的畢業證書。
同窗4年的好夥伴南鳳英(以下簡稱南),也是離鄉背井的住校生,和黎一樣,都是教了幾年書之後纔回頭讀大學。南是一位很虔誠的基督徒,向黎傳福音,帶黎信主得救。師大畢業後,南受聘回徐州母校任教務主任職,那是一所教會學校。黎應南的邀請,也一同到了徐州,任教小學部。當時,黎的家人很難理解,為何大學畢業了還要回去教小學;然而,對性情極為單純的黎而言,只要有書可以教,可以為國育才就滿足了。何況有好友相伴,每週日還可以一同上禮拜堂。黎回憶那段日子說:「那時,我甚麼也不懂,就是單單純純的愛主,很愛聚會,哪裏有奮興會我都去聽。」
南臺灣的舊府城—新的開始
1948年,黎受聘到台南師範學院任教。從安慶老家一路走來,蘭州,徐州,沒想到竟會置身南臺灣,這個亞熱帶的老都城。一切都很不一樣,一切都很新鮮。校門口對街有一個禮拜堂,講道的牧師說的是普通話,與黎同寢室的校護姓劉,就在這家國語禮拜堂聚會,黎自然跟着她去作禮拜。不久,劉校護嫁到臺北,黎便常在寒暑假日到臺北探望她;因着好友的關係,黎開始接觸到地方召會的聚會。黎深受地方召會的聚會吸引,回台南後也到地方召會去聚會。當時召會中的弟兄姊妹普遍都很認真、愛主、熱心傳福音。進入台南召會中的黎如魚得水,自此全心追求真理,熱愛聚會。一天,台南召會的負責弟兄徵詢她,要不要去臺北參加全時間服事訓練。她對訓練一無所知,幾經探究,得知訓練是幫助她學習讀聖經、服事主,以及傳福音等,她二話不說,欣然接受。
適時,正值學期開學之初,要去臺北受訓,得向朱匯森校長請3個月長假。朱校長善意題醒她,若是3個月後不再續聘,當如何是好。年輕力壯的黎,單純的反應說:「回來以後,即便是在學校給大家洗衣服,也可以過生活啊。」朱校長見她意志如此堅決,便准了假。
參加召會事奉訓練
1954年,黎赴臺北參加召會事奉訓練。訓練的主講人就是李常受,內容除了對服事者的性格,服事的原則多有教導外,還帶領受訓者查讀整本舊約聖經。這算是日後生命讀經訓練的初創。由於受訓學員反應相當熱烈,3個月後,李遂繼續帶領查讀全本新約聖經。黎在3個月的舊約生命讀經訓練裏,如獲至寶。當她得知新約生命讀經訓練的消息時,旋即向校方請辭,繼續留在臺北受訓3個月。
兩期扎實的聖經和事奉訓練,對黎來說是既緊張又興奮。在上百位受訓的學員中,黎算是年歲較輕,見識較淺的;但在學業、工作上向來認真的她,對這樣的挑戰,自是欣然接受。那段嚴格受訓的日子,對黎來說,在數十個春秋寒暑之後,回味起來仍掩不住心頭的喜悅。—待續—摘自「基督與召會: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