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周一)哥林多記行
今天是我們留在雅典的最後一天,一早我們就作好規劃前往哥林多。哥林多距離雅典市區需要將近兩個小時的路程,要從地下鐵再轉火車過去。看着火車一路往郊區行駛,房舍逐漸稀疏錯落,景色也逐漸開闊起來,不變的是希臘蔚藍的天空和湛藍的海洋,豔陽高照,萬里無雲。
哥林多古城毀於地震,現代的哥林多城是在19世紀後才重建恢復起來的,但是規模無法與過去相比。在保羅時代,雅典城只有五、六千人的規模,而哥林多就已是有50萬人的大城市了,和今日荒涼的哥林多古城遺趾相比真是今非昔比。我們到了哥林多車站後,一出車站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蕭瑟荒涼的景象,據當地人說這個季節已經是哥林多城旅遊的淡季了,所以遊客也比較稀落,實在難以想像古時候的哥林多城是如何的樣貌。在車站附近也沒有租車服務或公共交通工具,所以我們就照着弟兄的推薦,在當地叫了輛計程車,談好了價錢,就載我們進行哥林多古城半日遊。這個哥林多古城半日遊的套餐總共有三個景點,包括哥林多城堡(衛城)、哥林多古城遺址、哥林多地峽運河。
第一個景點是去哥林多古城堡(衛城)。這個城堡歷經許多個世紀的整修,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到後來公元九世紀拜占庭王國,都不斷地建造與修築,整個衛城建築在山上,立在上頭形勢相當雄偉,起到了防衛和威懾的功能。站在城堡上,一覽眾山小,俯瞰整個哥林多平原以及愛琴海,景色十分壯觀。城堡的城牆都是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所有的地面都是用白色大理石塊鋪成的街道,十分陡峭險峻,我們一般走路上行都感覺十分困難了,很難想像古時候打仗時,城堡裏外三層,易守難攻,如何才能攻下這座堅城?難怪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提醒我們傳福音時,也運用到了這個比喻。林後十章4—5節說,「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肉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倒堅固的營壘,將理論和各樣阻擋人認識神而立起的高寨,都攻倒了,又將各樣的思想擄來,使它順從基督。」哥林多城堡雖然是高大雄偉,固若金湯,但它仍不敵時間的銷磨及地震的摧殘,如今只剩下斷垣殘壁供人憑吊。惟有基督的福音如今依舊常存!讚美神!這得勝福音乃是勝了還要再勝!
哥林多城是依三面絕壁的山勢而建造,而在這個哥林多城堡的頂峰上就有一古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愛神廟,當時這個愛神廟中就有許多的「女祭司」,其實就是妓女,她們都是剔頭的,常下到哥林多城中行污穢淫亂的事,所以保羅在林前十一章5—6節也提到女人蒙頭和剃了頭髮的事,「但凡女人禱告,或是申言,若不蒙着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這就如同剃了頭髮一樣。女人若不蒙着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或剃髮為羞愧,就該把自己蒙起來。」所以女人在長頭髮之外再加上蒙頭乃是順服神,對神的命定说阿們!而女人剃髮之所以羞愧也與當時哥林多的女祭司的妓女淫行有關。
另一個景點就是從哥林多衛城下到山腳下的哥林多古城遺址,現在也僅剩下一些遺跡,比較可觀之處就在入口處附近,有一個湧出泉水的大磐石,迄今仍源源不絕的湧出活水來,古哥林多城的人都賴這水生活,所以保羅在林前十章4節所說,「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行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對哥林多信徒而言是十分容易領會的,因為他們的水泉就是從磐石湧出來的,而不是井水或河水。由此可見,保羅在為主申言,供應聖徒時,也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這也是我們學習事奉的榜樣。
最後一站則是到了哥林多地峽運河,它是由人工開鑿的連接西面的科林斯灣及東面的薩羅尼科斯灣之間的人工峽谷運河。我們站在地峽的陸橋上,看着船隻從腳下通過峽谷,從海的一端進入海的另一端,省去了許多航行的時間。古時人工地峽尚未開通,船運至此需停靠海岸並先卸下貨物,依靠人力牽引拉船上岸到哥林多後,再拉到另一頭(已沈入海中的堅革哩)下海,纔能彀再搬貨上船,十分費事並辛苦。一直到19世紀時才在匈牙利籍的工程師協助下,開鑿並挖通了此地峽,使兩海之間往來運輸更方便。但哥林多也因此失去了交通轉運站的樞紐功能,失去了重要的運輸地位而逐漸沒落。
值得一提的是,聖經中在使徒行傳十八章提到保羅以織帳篷為業,也是他來到哥林多遇見亞居拉和百基拉,並與他們同住作工。(徒十八1—3)因為當時哥林多是重要的運輸要道,上岸的貨品、船隻、人員都駐留在此轉運,當時上好的房舍能提供遮風避雨的也就是帳篷,所以保羅織帳蓬為業如同古時候的AirB&B服務,或是可看作是古時提供民宿居住的業者,在交通往來繁忙的哥林多應是門相當賺錢的工作。所以保羅的雙手也常能供給同工們的需要,一面是從神來的恩典和祝福,一面也可看出使徒保羅選擇養生的職業時,也滿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待續(爾灣 劉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