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信息深蒙其惠
1948年,戰後的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為戰亂流離的人,提供了一個偏安的避難所與轉運站。這一年,余潔麟在香港出生,是第三代的基督徒。父親與江守道同學,母親是李的同工汪佩真帶領得救的。余從小在香港,在地方召會中長大;幼年,曾聽父母題起倪柝聲、李常受等名字,覺得他們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屬靈偉人。余說:「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竟能與李弟兄接觸,甚至跟隨他服事,學習他的生活為榜樣。」
余第一次親自聆聽李說話,是1965年,在香港九龍天文臺道的聚會所。那一次李到香港傳福音,並與信徒們講到事奉主、享受主等相關信息。翌年,他再次來港帶領聖徒,引用約翰四章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說到主要賜給人生命的活水,人若喝主耶穌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並且這水要在人裏面成為泉源。而喝這活水的路,是要在靈和真實裏敬拜神;因此,人需要操練禱讀聖經。那時,有些領頭人質疑李的帶領,對李的信息反應冷淡。但余裏頭十分回應,並且立即嘗試實行,結果深蒙其惠。
不久,余從香港一位李的同工魏光禧處,借得一大盤磁帶,那是李在美國的英文講道信息。信息重點說到「神建造的異象」(2296),李指出聖經中每一個異象,都與神的建造有關。創世記第一個異象,是雅各在伯特利所看見的異象,而啟示錄最後一個異象,是新耶路撒冷的異象,所有的異象都與建造有關。余聽後,大得開啟,看見從舊約到新約,神所啟示的只有一個,就是關於建造的異象。這些信息影響余相當深遠,堅立了他往後在神面前的腳步。
有心事奉 卻被勸阻
余第一次與李個人的、直接的面對面談話,是在1968年的臺北首次國際特會中。一天,李與香港信徒在臺北長老余丹騮家中會面。席間,李讓眾人發問,余告訴李,他想要全時間事奉主,只是學業尙未完成。李聽罷,勸余仍留校讀書,事奉的事待畢業後再談。
1969年底,余覺得有主的帶領,想到美國學習事奉。他盼望能在李的身邊學習,即使是替李拿聖經包,他都甘之如飴。余至美國後,在洛杉磯艾爾登會所與李有第二次的談話;同樣的,李給他的答案與上次無異:先回學校讀書。余一心想跟隨李學習事奉這事,在李生命末了的十餘年,終得實現。
1972年,余從洛杉磯加州大學畢業後回港教書。一年後,再赴美進修碩士學位。1974年,李從洛杉磯遷至安那翰,水流職事站也於同年創立。余至安那翰一面求學,一面到職事站義務服事,主要是整理一些舊錄音帶。那時,職事站規模很小,辦公室和打包部門都在一處,服事人員只有Ron Kangas和Ruby Wen,,以及李的次子李蒙澤。那時雖然工作環境不佳,余卻服事得十分喜樂,深感他所擺上的一份雖然微不足道,但在神面前自有其價值。
進入服事 成為跟隨者
1977年,余母過世,余再度自美返港,在港住留5年。1978年,中國大陸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余和幾位同伴便嘗試運送屬靈書籍至大陸,以供應那地的聖徒;也因此得有機會,參與一些福音電臺對大陸的廣播。1981年下半年,李來港帶領訓練,講說召會恢復的歷史等一系列信息(該信息後收錄為「歷史與啟示」3095上冊)。余從那時起,更清楚認定神在地上恢復的道路與方向。
訓練結束不久,李和余談到中國大陸的工作,以及福音廣播電臺的事。李期望能自辦一個福音廣播電臺,遂責成余硏究此事的可行性,並鼓勵他為此遷往美國。余在主面前尋求一段時間後,欣然答應,開始了他在李身旁的服事。那時,余與職事站並無任何聘任關係,純粹是李視余為一個後進服事者,余也樂作一個在李身旁學習服事的跟隨者。余潔麟—摘自「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