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偕行的見證―江兆雙弟兄100歲安息主懷的生平

    爸爸生在廣東客家鄉下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父親近五十歲才生下了他,自然受到特別寵愛。但天性秉厚的他自小就對父母貼心、孝順,完全沒有持寵而驕反而對兄姐無比友恭。好景不常,當時匪亂橫行,身為地主家庭自然成為「八路」首先鬥爭對象。父親親眼目睹母親被八路當眾殺死,這幕景象至他老年敘述時依舊清晰且傷痛,因為對一個八歲孩子且愛母親至深的他,「幼年喪母」是他人生第一個打擊。

爸爸雖不是資質甚高的孩子,而且嚴格說起來是相當木訥、不靈活且不擅言詞的人,但他自小就顯露出特殊的堅強毅力,凡事都用加倍努力的去完成。所以「勤能補拙」這句話,是他不斷教導我們的。由於他是家中(或說在他的家鄉裏)學習特別好的,從中學起就送到縣城讀書,雖然家中要他無後顧之憂,只需專心讀書,但父親年紀輕輕就利用課餘打工(賣客家知名小吃牛肉丸,也去蔗田砍甘蔗挑去賣,真不知如此木訥靦腆的他,是怎麼有勇氣可以開口大聲去叫賣的。)在他求學過程中,幾度是他大哥將家中收成穀子賣的錢送去給他,他不僅請哥哥帶回去給他老父買補品,還把自己賺來的錢交給大哥,請他多多照顧年幼就喑啞的二哥。這些我們自小聽到大的故事,也成了我們家要「兄友弟恭」的家訓。後來大伯將屬於爸爸的一塊地給他,他也將地賣了,請大哥為自己父親續弦,以便老人家得到更好照顧,所以在自己原生家中,爸爸就是一個無私的人。

爸爸後來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國立中山大學」主修機械工程,成為在那時代家鄉中的驕傲。大學畢業時正值抗戰炙熱之時,如同當年許多愛國的年輕人,學有專業者都只想報效國家,爸爸就投入國府空軍。以自身專業,進入在成都的「空軍機校」服役,也是在那裏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女子,他與母親結婚沒有多久就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在那物質普遍貧乏的日子,離鄉背井頭無片天、腳無寸土,但這一對年輕人卻沒讓子女受過任何苦難,無論吃的、喝的總是把最好的給了子女。在最艱難時那怕是手中一點點的值錢物,甚至連棉被都典當了,只為了替長子治病。這是爸爸年老之後常常敘述的故事,不是為了邀功,只為告訴兒女,這一家是何等被所信的神保守祝福。因為就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候,母親認識了主耶穌,所有的顛沛流離以及生活中的苦難,都因所信的主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和滿足。

爸爸從軍中退下來後因學歷好,在高屏一代的高中、專科、大學教書、兼課, 一肩挑起了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如今想來,那在南部酷熱烈日下四處奔波授課的他,腦中究竟會想些什麼?他退休後有機會問他,「那時你是怎麼走過來的?」爸爸不會趁機炫耀他的能力和毅力,以及對家的愛,卻會說,「我也都不知道哪來的能力?真是感謝主哦。」後來爸爸進了農專(現在的屏東科技大學),從講師、副教授、專任教授直至退休,他大概算不上是個名師,但絕對是個認真教學的好老師。爸爸口音相當重,為了怕學生聽不懂他的鄉音,他幾乎是一站上講台就開始寫黑板,清清楚楚地把課程重點寫下,一直不停的寫了擦、擦了寫,直到下課鐘聲響起。後來找到一些他教書的老照片,黑板上竟是密密麻麻成句的英文,才知他英文底子如此深厚。當時有學生問他,「江老師,你手都不會酸喔?」老實如他,竟聽不出學生的言下之意。其實學生們看不到的,卻是兒女們從小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天晚上桌上擺了一堆原文參考書,在那準備隔天的教材,「勤能補拙」的鮮明景象,是父親一生最深刻的身影。

後來常常有學生畢業多年後來家中看他,我們還笑他,「這些學生一定是想念你的口音而來的。」直至前些年,有一個在馬來西亞事業有成是當年的僑生,30多年沒來台灣,竟回到農專請他們找已退休的江老師。學校通知爸爸,有學生來找「一位他印象最深的好老師」。學生帶了禮物並一個紅包拜訪爸爸,爸爸自是大大請他吃了頓飯,也替學生備了禮物帶回馬來西亞,為此老教授高興了好久。我在網路上找到了這位先生親自去信,謝謝他在我父親晚年時,送了他一份最美麗的禮物。

爸爸與母親其實個性截然不同,一個活潑外向、人緣極佳,一個木訥內向、不擅交際,但兩人卻是互補相愛,尤其母親認識了基督與召會,幾乎完全無私地將自己奉獻給所愛的主和弟兄姊妹。爸爸在召會中是一個沒有聲音的信徒,但卻是完全單純跟著羊群腳蹤的人,也配合著母親每一個付出。以前總覺得在我母親短暫的人生歲月,總有寫不完的感人故事,隨著父親年歲漸長,眼前這位看似平凡的人,處處都有不著痕跡的偉大。在母親生病的三個月中,父親有著無名的惶恐,因為爸爸除了教書,家中一切的事都是媽媽在操持,連存摺有多少錢,他都不知。 爸爸幾度握著媽媽的手跟她說,「不要離開我,四個孩子,還有家中的事,我全不知如何處理?」我一直記得媽媽雖是一臉不捨,但仍堅定的告訴爸爸,「弟兄, (從信主第一天,她就如此稱呼爸爸)相信主,我們有主,祂必引領,隨時感謝。」母親後來因病重不能再言語,但「哦主耶穌,阿利路亞,讚美主。」這個呼喊一直沒有停止,直到她嚥下最後一口氣。而這也是爸爸自母親走後將近48個年頭,從無間斷地呼喊與見證。( 江漢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