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改教運動是從馬丁路德纔開始,但在中古世紀,在天主教裏就有許多愛主的弟兄成了改教先驅。我們到沃木斯改教紀念公園,聽到許多改教運動的感人故事,其中以約翰胡司印象最深刻。胡斯是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1402年起,胡斯在伯利恆小教堂用捷克語佈道,讓平信徒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被教廷視為異端,於1411年革除其教籍;1414年,被德國康斯坦茲宗教會議判決有罪,於次年7月6日在該地被處以火刑,時年四十三歲。一百年後,路德在不知覺的情況下,秉持與胡斯類似的神學理論,反對天主教的倒行逆施,引發宗教改革,卻成功了。路德馬丁改教能成功,要歸功於政治勢力的保護。在神主宰的安排下,支持路德及其「同路人」的改革,並保護路德的生命安全,不然路德會像一世紀之前的改教先驅胡斯一樣,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教廷判為異端而處死。
路德1517年題出「九十五條論述」,加上印刷術發明,宗教改革風起雲湧,路德一直在威登堡。起初他只是批評贖罪券的作法,對教廷的權柄還是很尊重的,但他越靠近羅馬,越看見羅馬的宗教腐敗,之後的發展,使路德與當時的羅馬教廷完全決裂。1520年,教皇發表詔書,下令焚燒路德一切的書籍,命令路德在六十天內撤銷所有言論,不然將被革除教籍。路德於該年十二月十日詔書送達第六十天,與威大師生在城門口焚燒詔書與教會法等,與教廷公開對抗。1521年,在教皇的催促下,德皇查理五世在沃木斯召開會議,要求路德出席說明。路德在德皇和議會的面前,重申聖經的權威,他說:「除非是聖經或常理真理說服我─我不接納教皇和議會的權威,因為他們常常自相矛盾─我的良心是神話語的俘虜。我不能,也不會違背我的良心。…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路德在返家的途中,被朋友以假綁架的方式擄走,藏在瓦特堡的城堡裏。會議結束後的一個月,德皇立即宣佈路德是冥頑不靈的異端份子,下令捉拿並禁止其刊物的發行。路德在瓦特堡將所有精力投注於寫作上,九個月內,他寫下了十二本書解釋新約書信,並將整本新約聖經翻譯成德文。在他把聖經翻譯成德文的時候,羅馬書第三章二十八節,「因為我們算定了,人得稱義是藉着信,與行律法無關。」路德譯為:「人稱義是『惟獨』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有人批評他擅自加字,與原文不符;他堅持在德文文法上有必要。
改革運動的明確口號是:「惟獨信心,惟獨恩典,惟獨基督」。把人帶到神兒子基督這條中心線上,這原則使人人可以了解。改教也揭開天主教的偏離與腐敗,促成宗教改革的迅速發展。然而改革的教會正如啟示錄說的「在撒狄的召會」(啟三1|6),就表號說,撒狄召會豫表從改教至基督再來時的更正教。改教運動是神對背道羅馬天主教(由墮落的推雅推喇召會所表徵)的反應。改教是由少數餘剩的信徒完成的,因此是餘剩者所帶進的恢復。主的行動需要餘剩者所帶進的恢復。
去德國前,主恢復的歷史對我只好像聽過,卻又是一個個陌生的故事而已,之於我仍是客觀的。但走完這趟,主的恢復是許多愛主的弟兄姊妹付上生命生的代價所走的路。在我的基督徒生活中,不需要改革,但我需要有許多的恢復,有些基督徒認為改革的更正教是活的,主卻說她是死的。因此在我死的情形中,需要「主活的靈」和「發亮的星」。
三 展望:
2018年我需要「恢復」對主話的享受,「恢復」正常召會生活的實行,以福、家、排、區為架構,實行生、養、教、建;特別在福音及牧養的生活上需要「主活的靈」,不以現有為滿足。將個人或是團體的禱告事項,都用禱告簿記錄下來。「恢復」代求的生活,好將生命能供應人。我需要在召會中大事、小事、一切事,「恢復」以基督作我「發亮的星」。(頭份 陳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