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與學習
歐公禮足,字藝龍。民國24年,適逢地震天災,無家可歸,慘狀難言,其父與諸兄長肩負重擔,舉家自苗栗帶同身懷六甲之母親奔赴山明水秀之日月潭畔,先為人耕種,後自墾荒地。歐公遂於當年12月5日出生於南投縣魚池鄉武登村銃櫃山區。有兄弟十一人,排行第十一。八歲失怙,十一歲失恃,僅以兄嫂為依,長兄大他26歲,終生敬重感恩長兄嫂如父母。自後因家境困苦,輟學三年。
但歐公好學不倦,尊賢敬師,為人坦誠,刻苦耐勞又樂觀進取,很得長輩疼愛。少年時期在水里坑長兄嫂經營的旅社打工,適有學養深厚的陳傳義先生長期住該旅社,以教授漢文謀生。見歐公求知若渴,領悟力高,認為孺子可教,漢文、國學、戲曲、弦樂,皆傾囊相授。至此,奠下歐公一生「詩文雙修、禮樂傳世」的基礎。後被推薦到台中代書處學習代書事務與應對進退,不僅在苦難中自學有成,更在師長的鼓勵下,於艱困中積極復學,完成高中學業,並考取國立藝專,自國劇科首屆畢業。
職業與工作
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三期畢業後,承蒙長官賞識與栽培,仕途平步青雲。民國52年,獲家鄉父老兄長支持,年僅28歲,即當選南投縣第六屆縣議員,令人耳目一新。時曾任歐公小學老師的林洋港先生任縣長,歐公問政之中肯切要,態度之溫良謙恭,令府會互動和諧,縣政成績斐然,一時傳為美談。尤以親身經歷,特別着重教育文化,為失學青年四處奔走,積極為之爭取受教機會,遂有「南投高商夜間部」誕生,嘉惠南投子弟。
擔任一屆縣議員後,因地方自治法修改,黨工不得兼任民代,他便不再參選,人生舞台從此更加多元豐富。歐公先後在豐原、苗栗、斗六、屏東各縣黨部服務,從組長至任書記,再調省黨部,進入省政府,歷任簡任文官要職,為首長倚重之幕僚長。他獲頒「力行獎章」及「實踐獎章」,並獲「模範公務員」榮譽。他將其最青壯有為的歲月,歡然奉獻給黨政組織公部門,為國家社會同胞服務,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因此之故,其婚後大舉搬家十四次,終定居於南投市,以此為歸。歐公在職時,秉其公僕本色,在繁忙的公務中得其所哉,在四處的奔波裡實現價值。忙碌的夜歸人,曾一週難得見兒女幾面,多虧內助之賢,與其同甘苦共進退,使無後顧之憂。
素養與積漸
歐公工作資歷豐富,社會經驗可觀,擅長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與人事協調,故常於公務職位膺任要職。又因平日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使他在公職之外身兼社會服務數職。這些職務,不但是因為他德高望重,更因其學識涵養之深,漢學根基之厚,文史練達,詩詞唱作,廣為文友詩友推崇。他平易近人,廣結善緣,交遊廣闊,各年齡層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他忠愛天性與待人的懇摯,舉凡黨、政、文、藝,遍及全台,都有心靈交契的好朋友。
他的公職生涯,為一般公務員罕見;為人謙和不負「禮足」之名。民國90年自公職退休後,從事公益退而不休。行善,是他的終身職志,全心投入社會服務工作,對於弘揚倫理道德及發展固有文化不遺餘力。歐公多才多藝,京劇、京胡的造詣出類拔萃,南管、北管,都能勝任。不論職務調動在何縣市,他總能藉公職之便推動地方藝文工作,在公餘之暇帶動藝文活動。他曾積極促進苗栗縣音樂協進會成立,並任首屆理事長,推廣苗栗縣境傳統音樂之風氣,如今弦歌薪傳不絕,有的已成國家級文化資產。在省府時代,他是中興新村平劇社的靈魂人物,他琴藝超群,能唱的、不太會唱的都要找他奏琴。更有研究戲曲的大學教授,定期找他學唱戲曲。
由於他自幼喜歡文藝,並自學古典詩文及易經,擔任南投縣詩易經學會理事、理事長多年,曾獲全國詩人大會宏揚詩教與宏揚中國文化等獎項、第二屆詩學之星盃詩學大師獎。「詩」是他的文學成就,其詩詞創作甚豐,又熱心推動文教,幾次出版詩文藝術專輯,獎掖後進不遺餘力。詩詞創作外,還擅長吟詩、拳術、文武兼備,所獲榮譽與大小獎項,不勝枚舉。歐公創辦南投縣客家協會,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104年更榮獲客委會舉辦「客家貢獻獎」之「傑出成就獎-公共事務及海外推廣類」,其對於客語文化及傳統國學之推廣與貢獻,備受肯定,「不忘祖宗言,詩禮傳家遠」是他最簡單的堅持。
他接任藍田書院主任委員多年,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以安定、和諧的原則,處理一切院務。又任全國書院聯誼會會長,推廣傳統文化。他亦曾任藍田書院慈善功德會會長,藍田書院每年急難救助、冬令救濟上百件,他經常自帶便當、慷慨解囊到地方聞聲救苦;在法務部南投看所守擔任教誨師輔導受刑人時,聽者如沐春風,因為不是教條式的講課,而是說故事,要受刑人莫讓媽媽失望、傷心。他說,只要身體健康,為社會服務絕不中斷。
他是台灣藝文界長期享有「德藝雙馨,詩文並傑」美譽的大老,是南投縣社會仰望「樂善好施,多才多藝」的耆宿,是台灣客家儒學與人文精神的弘道者,亦是聯合台灣各書院重道弘文和建立書香的推行者。他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數十年來如一日,待人溫厚和氣,言語幽默風趣,服務地方不遺餘力,深獲鄉里肯定,其獲推薦為104年度「芳草人物」表揚楷模,實至名歸。「芳草人物」指在地方默默從事公益行善有愛心者,代表台灣人保有的愛心、勤奮和善良美德,也是台灣軟實力的最佳代表。
親情與晚年
三個兒女自小即仰慕他樂觀進取、勇往直前的健全人格,謙沖自牧、不驕傲不居功、凡事感恩的思維,及以忠愛至性以安頓自我的家國情懷。女婿、媳婦、內外孫,也都以他為家族的精神堡壘,敬愛至深。他愛家人,愛親戚,愛朋友,愛家鄉,愛社會,愛國家,用他不求回報的愛心,充滿能量的生命,熱熱烈烈地付出,鞠躬盡瘁。他也是深諳「儒體道用」的隱士,他以「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細眼微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面對大千世界,對家人親友無限包容,極盡可能成就他人。女兒信奉耶穌多年,因信仰而對儀文認知多有扞格,他也甘之如飴,甚至三十多年來常應邀參加召會聚會、特會、福音、與聯誼活動,歡歡喜喜隨同呼名、禱告、唱詩,誠意甚是感人。他自己說他已得救,可知他已是蒙神所愛之人。其為人修養之深厚,已至「無處不可遊,所在皆自得」的境地。他的生命與形象,是我們學習不來的榜樣。
近兩年他身體深受腫瘤之苦卻從不言苦,極度忍耐以配合醫護,卻還以樂觀思想與正向能量安慰身邊的人。今年10月下旬參觀茶博會後就住進醫院,病情持續惡化,醫生束手無策。癌症細胞自腎臟轉移到骨、肺,令他身體越來越虛弱,呼吸越來越困難,甚至無法坐臥。豁達者,歐公也,沒有遺憾,沒有慨嘆,但言「我已經準備好了」。民國105年11月5日下午3點25分,在兒孫陪伴中深深沉睡,息了他在地上一切的勞苦。他一生豐富精彩,令人無限追念,再多的不捨,仍要泣道「一路好走,爸爸!」(女 歐秀慧)
神正在變化我們
腓立比書三章10—11節,「使我認識基督、並祂復活的大能、以及同祂受苦的交通,模成祂的死,或者我可以達到那從死人中傑出的復活。」感謝主,很寶貝這週讀到士每拿召會,看見它是受逼迫之苦的召會,也映照出我們的光景,生活周遭也是時常被苦難所環繞…。
苦難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可是很寶貝,會使我們成富足,因我們有主。有時我們會為環境苦難而流淚,只是要知道我們究竟是為誰流淚?受苦是為了甚麼?願我能真實的經歷,我所作的、所受的一切,都是為了主。
很寶貝週六信息說,我們需要經過艱難和各種景況跟環境纔能長大,神知道我們需要這些艱難好叫我們長大。更寶貝的是,我們不是白白的遭遇這些苦難,不是白白度過,而是抓住機會來享受神聖三一的分賜。神不只是派定這些環境給我們,祂更是將祂自己分賜給我們!讓我們來取用祂。只有當我們留在神聖的分賜之下,這長大纔會發生,所以我們需要時時接觸經過過程的三一神。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該經常不斷接觸祂。我們接受這種分賜的滋養,就得以長大。
願我們都能看見,得勝者不是不失敗,而是轉得快!我們要轉向神,我們不是白白受苦。患難的背後,有神的恩典。神安排這些環境是為要使我們變化,這是何等榮耀,神正在變化我們。阿利路亞。(大葉 陳依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