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弟兄,從來不缺席召會聚會,假若今周在聚會中不見他面,要嘛他生了病,要嘛他出了差,是一位逢會必到風雨不阻的好信徒。
但是這樣一位好弟兄在他生活裏與別人一樣隨意開玩笑,與無聊的人去作無聊的事,鬧風趣,傳流言。對他來說,娛樂和消遣是重要的,社交和應酬是需要的,交的是世界朋友,說的是時事論壇。
你若問他為何過這種生活,他給你的答案跟世俗人給你的答案一樣的:為適應別人而已。他不落在明顯罪惡的行為裏,但卻不少時候走在邊緣上。
他要知道聖經定罪這種生活,一如定罪一種完全腐敗淫亂的生活一樣,他與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同樣活在一種無神的文化裏,過一種無神的生活。
他不能因為經常參加聚會,就以為他的生活可以與別人一樣;他不能認為他有一點事奉,就可以在日常交友上隨便一點。你若問他為何特別喜歡某些人,特別厭惡某些人,他給你的答案跟其他未信主人的答案是一樣的。
但是一題到屬靈的事,這位弟兄卻甚是執着;假若你題議聚會可去可不去,或信仰可有可無,他能跟你據理力爭。他能堅持基督徒必須聚會必須禱告,也能頭頭是道,向你證明基督教的信仰是合理的,他甚至不會懼怕向人傳一點福音,說一點見證。只是他要自己心情好的時候,纔會說,並且說完就算數了。也不怎樣關心別人的靈魂,或認真為他們禱告。
假若別人勸他多花時間顧到自己的事業、金錢、娛樂消遣,或多將注意力放在家庭兒女上,他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值得提防的,也不會認為這對他屬靈生活有什麼危險威脅。他從未想過,這些為今生之事思慮打算,正是主耶穌福音書裏警告門徒要防備的。他不能認同定罪這些思慮打算的人和言論,以為這是走極端、太偏激。
但是試想,一個聚會禱告中滿口屬靈的人,過的是一種與世人一樣充滿憂慮和煩擾的生活,豈不是很矛盾麼?這兩者豈不是極不相配麼?假若他的聚會和禱告影響不到他的生活,影響不到他擇業或理財,影響不到他治家和養子,他的屬靈活動可以說是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假若一個人循規蹈矩,自認是跟隨主的人,卻在生活上一點沒有彰顯主,沒有憑祂而活,豈不更是可惜?光有敬虔的行為,聖潔的生活,固然不能討神喜悅,光在嘴唇上稱祂為主,在禱告中尊祂為聖,也同樣不能得主稱許。在禱告上失職固然得罪神,在生活上失職一樣是頂撞主;在禱告裏不宜題起的事,在生活中也不應題起。
一個只在禱告中謹守,而在生活上、理財上、子女教育上、言語上、舍己上、起居上、隨便的基督徒,乃是一個沒有見證,軟弱無能的基督徒。他的屬靈只能影響自己,不會影響別人,也不會在別人身上產生衝擊力。
我們再看看新約,題到我們聚會方式,禱告方式的經文,遠不如題到我們生活方式的來得多。主耶穌在四福音書中教訓,幾乎全部是摸到我們的生活。連祂在約翰福音裏說到神人相調,神住在人裏,人住在神裏,都不是道理,乃是一種生活。祂作人生命的糧,生命的光,乃是叫人憑祂生活。活出一種與舊造的人不一樣的生活,一種單以神為源頭的生活。
保羅在羅馬書所說的成聖,也不是一種道理,而是一種生活,是與我們的「一舉一動」有關的,是與我們「身體的行為」有關的。換句話說,是與我們生活有關的。主耶穌在馬太五至七章天國憲法中的話,也不是一些教訓而已,乃是我們生活的彰顯。
不為生命憂慮,這是與我們生活有關。要作使人和睦的人,這與我們生活有關。揀選窄門走上狹路,這也與我們的生活有關。注意我們批評人的生活,留心我們的眼睛,愛仇敵等等教訓,全都與我們生活有關。你將生活從新約除去,就沒有剩下多少道理,新約的道理不是與信徒的生活分開的,它乃是信徒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很奇怪,今天許多基督徒讀不出這亮光來;相反的,他們讀出許多與生活脫節,與生活無關的道理和教訓。他們喜歡聽這些「屬靈」的道,並且越高深越好,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道理和教訓乃是要應用在他們的生活裏。
聖經所說的得救,不光是在生命上得救,也是在生活上得救。生命的得救是內裏的,生活的得救是顯在外的,是人看得見的。生命的得救在我們靈中,生活的得救彰顯在我們生活裏。一個基督徒的見證不應光是停留在他的靈裏,或限制在會所中,更必須是彰顯在他的生活中。不然的話,他的見證是不扎實的,不恆久的,不公開的;而一個不扎實、不恆久、不公開的見證,事實上就根本不算是一個見證。
剛纔題到的弟兄,在弟兄姊妹眼中,已經算是一位很好的弟兄了。他聚會正常,也參與一點事奉,也有一點財物上的奉獻。在他親友眼中,他也是比較熱心的基督徒。只是在召會之外,他與未信的人一樣,充滿世界的味道、世界的憂慮、世俗的懼怕與世俗的傾向。他喜愛面子,喜愛人的虛榮和時髦的衣着,喜愛宴樂,交了許多世俗的朋友,也立了許多世俗的仇敵。他的時間不少是浪費在消遣、閒談和社交上。表面上他很忙碌,他能抓緊時間,只是他許多的時間是花在無謂的事上的。他以為他沒有整天呆在那裏,空打發時間,他以為他每天的每一段時段都排得滿滿的。但是問題是他排上去的是什麼事?這些叫他整天忙碌的事是否合乎神旨意的事?或只是滿足他自己意願的事?他的忙碌若是忙碌在主之外的事,那麼這些忙碌與公園裏的失業、街友整天閑站,打發時間一樣,在主的眼中一樣是浪費時間。不同的是,一個是以空白填滿他的時間表,一個是以垃圾填滿他的時間表。
在財物之支度上,他的情形與他時間的支度一樣,他沒有像一些敗家子,把千財萬貫花光了,把自己弄得一貧如洗。他精打細算,努力經營,務求將手中所有的,生盈增息。只是這些經營,這些打算,完全是在主的旨意之外作的,是為着自己的致富打算的。在人看來,這樣的兢兢業業,打算經營的生活比隨意揮霍、散盡千金的生活好得多了。但是在神眼中,為自己揮霍錢財與為自己積斂錢財,一樣是浪費錢財。因為任何不是為神的旨意而有的經營,在神的眼中都是浪費的經營。人的揮霍叫神的國度一無所得,人的盈利積蓄叫神的國也一無所得。兩種生活都同樣是「沒有盼望,沒有神」的生活。
求主藉着祂的靈,透過這些話,光照我們,叫我們看見我們究竟有沒有真正在過一個神人的生活。我希望這些話不會對你成為太重的負擔。但是我們若不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如何能從我們的光景中得拯救呢?(余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