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得勝者的急切需要

感謝主,帶我們經過耶利米書和耶利米哀歌訓練。按照弟兄們的建議,我逐章閱讀了這兩本書。這閱讀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從未被神審判的嚴厲和現實如此壓倒和震驚。我很高興李弟兄和弟兄們從書本中點出積極的結晶,但令我震驚的是這些積極話的消極背景。我沒有想到或經歷過我們所信的神如此嚴格和毫不妥協。當神告訴耶利米祂要審判以色列時,祂不停在一般性的陳述,而是詳細說到祂將如何對待祂的子民,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不同階層的人,以及審判的灰暗細節。當我意識到,這不僅是寓言或詩意的話,而是神的話通過耶利米的口說出,要按字面逐字逐句地實際應驗。這使我不寒而慄。

我很自然想到這話今天如何應用在我們身上。這些話不錯是兩千六百年前對以色列人說的。而所有這些可怕的話都句句應驗在他們身上。這叫人看見神審判的真實性。這些話句句在歷史上應驗了。但是,正如聖經中的其他的話一樣,他們不應該只是歷史上得應驗,而應被視為神對所有時代說的話。我們今天所談論,所經歷的神,是同樣一位不遺餘力地審判祂子民的神。我問自己這對我們這代有何影響?有一陣子,我看見世界局勢,尤其是當今美國局勢,就聯想到這是神的審判。世界面對疫情的無助和對人類前途從未有的嚴重恐慌,自然使我感到,除了科學和天然理由,在所有這些疾病背後,神正在審判世界。當然,沒有世俗媒體會承認這事。實際上,如果有人站起來說,這是神的審判,他可能會像耶利米一樣,受到蔑視或逼迫。對那些基督教福音派的人,他們只能想到一位慈愛而寬恕的神。一位耶利米書所顯現的神,與他們觀念中的神是格格不容的。

但是問題並不停在這裏。如果我把這些話應用在自己和主的恢復身上,結果是甚麼呢?以色列人不忠心,所以神丟棄他們。倪弟兄和李弟兄多次說過,如果我們不忠心,神可以丟棄我們,去找另外一班人。歷史也證明了這種情況一再發生:神使用一班人,但當他們失敗時,祂又去用另一班人。我們說,我們站在許多人的肩膀上;但我們無法保證,我們不會成為別人的肩膀。目前在恢復中的許多人,不能想像神會拋棄我們去找另一個團體。但是以色列人何嘗不是這樣以為?他們確信神站在他們一邊。這位在他們身上作了很多事的神,怎能拋棄他們呢?他們沒有正確的立場嗎?(耶七415)他們不是被神特別呼召嗎?他們中間沒有主的話嗎?(八89)他們怎麼能想像這樣的神會棄絕他們?

我安慰自己說:耶利米所經歷的是舊約的神,但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父」;這樣的審判不是為我們的。當我想到這點,立時在我裏面出現這節經文:「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的為父,就當在你們寄居的時日中,憑着敬畏行事為人」(彼前一17)。這節注解的話更嚴肅。關於「父」的另一段經文在希伯來書十二章511節,那裏說到父神「管教」我們。我讀到耶利米書十章24節,耶利米要求神「適度管教」他。這說出兩件事:1)耶利米很聰明,他不要求免受管教,但要求「適度管教」,而不是「怒中管教」。2)我們要麼經歷「適度管教」,要麼經歷「怒中管教」。就像啟示錄中的第七印時,世界將經歷「怒中管教」,但是在此之前,有第二、第三章的「適度管教」。

我又對自己解釋說,耶利米是在舊約,而我在新約。但是,當我考慮新約的三個福氣時,只有罪得赦免是無條件的。新約應許之律,就是羅馬書第八章之靈和生命之律,但4節說,這靈和生命之律,目的是:「使律法義的要求,成就在我們這不照着肉體,只照着靈而行的人身上」。換句話說,即使生命之律也是有條件的。

最近我看李弟兄的錄影帶。他談論到墮落的基督教。他再三說,當他談論墮落的基督教時,其中包括我們。這意味着我們也是墮落的基督教的一部分。我試圖擺脫關於我們被神拋棄的想法,但是當我讀耶利米書時,這個問題不斷出現:「發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事會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因為我考慮審判的問題,所以我重新再讀彼得前書。這書的主題是「在神行政下的基督徒生活」。當我逐章細讀該書時,彼得勸信徒要生活在「敬畏」(即「懼怕」)中(彼前一17)。我必須承認,我過去沒有那麼多「敬畏」的感覺。的確,外在越加嚴峻的環境叫我們看見,我們是生活在神行政的審判之下。但是當我讀到第四章時,它說審判是「從神的家開始」(17),過去我似乎沒有太注意到這節經文。但是這次,這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我在想神如何對環境有所判斷時,主的話卻說,這判斷是從神的家開始的!過去的訓練有一篇說到對埃及和巴比倫審判的信息,但是若逐章閱讀整本書,我得到的印象是,它更多地是在談論對神自己的子民的審判,而不是對這世界的審判。我們將比其他世人更早面對這一位審判的神。

啟示錄確實描述了對世界的審判。但在此之前,先有主對七個召會的審判。他們是金燈檯,是當地真實的召會,但他們一一被審判。很明顯,如果他們不通過神的審判,神將拒絕他們並離棄他們。的確,啟示錄清楚說明,審判是從神的家開始的。

現在我該怎麼辦?我想到主對得勝者說的話。神在啟示錄中顯示的惟一得拯救的方法就是作得勝者。如果我不成為得勝者,我將會落在神的審判裏。當我考慮到這一點時,作得勝者對我就不再是選擇的問題。我必須成為一個得勝者,否則我將會落在神的審判下。是否是這個時代得勝者,對我來說,就變得十分緊迫。我必須成為一個得勝者,否則後果不堪。

當我思考這一點時,我開始感到李弟兄在「活力排的急切需要」(3061)一書中之「急切需要」一詞。「急切」的意思,就像一個人一直有病,但自己不知,到有一天,事態嚴重了,他纔知道要「急切」求診。對李弟兄而言,事態之所以急切,是因為主的恢復是在審判的可能之下,這意味被放棄或主轉向另一班人。弟兄覺得沒有必要要求整個召會轉,而是覺得他只能遵循啟示錄的原則,呼召那些願意成為得勝者的人轉。惟一可以避免神離開並放棄祂恢復的路,是在恢復中成為得勝者。他指出今天的三個敵人。這些敵人不僅是個人敵人,而且是團體敵人。這三者是「死沉」,「不冷不熱」,和「不結果子」。換句話說,這三件事將使主的恢復失敗,並使神放棄恢復。「死沉」是撒狄的光景,「不冷不熱」是老底嘉的光景,而「不結果子」是不活在約翰十五章的光景。我們潛意識中以為主對七個召會的話是針對歷史上的七班人,對撒狄的話是為墮落的更正教,老底嘉的話是為墮落的弟兄會。但主說這些話是「那靈向眾召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也就是針對每一個人的。這七個召會不光代表七個時代,更是代表信徒七種情形。我們可能昨天是非拉鐵非,今天成了撒狄,明天又成了老底嘉。

主對撒狄的責備是「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成的」(啟三2),事事有始無終,說作不作,中途放棄。這些作為,「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1)。「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裏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絕不能知道」(3)。要在這種情形中脫離審判,就要「穿白衣,與主同行」(4)。至於老底嘉,問題是在「行為」上「不冷不熱」(16),甚麼都知道,但甚麼都不作,沒有行動,自以為富足,卻是貧窮。在這種情形下,要作得勝者就要接受「管教」,「要發熱心,也要悔改」(19),開門與主同席(20)。至於約翰十五章,對不結果子的審判就是要被「剪去」,「丟在外面枯乾了」、「扔在火裏燒了」(26)。要脫離這審判,就要「住在主裏面」,「多結果子」(45)。

作活力人的定義,就是活的和有行動的Living and Active。前者是裏面的,後者是外面的。前者是撒狄的拯救,後者是老底嘉的拯救。

耶利米書說到神子民的兩種罪,就是偏離作為生命之源的永活神,為自己鑿出那些無法盛水的池子。他們可能有主的名,有耶路撒冷作立場,有一切適當的聚會和事奉形式,並有主的話語為真理,甚至還有時代的職事,但他們沒有與永活的神有活潑的關係,也沒有喝活水泉源。要成為得勝者,就需要作活力人,而作活力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天天接觸活的神,吸收祂作活水泉源。惟有這樣纔能使我們脫離神的審判。以賽亞說,我們要在神審判的路上等候神(賽二六8)。等候神的路是「夜間我的魂羡慕你;清晨我裏面的靈尋求你;因為你在地上行審判的時候,世上的居民就學習公義」(9),「我的百姓阿,你們要來,進入自己的內室,關上門,隱藏片時,等到忿怒過去」(20);要成為活力人,我們需要「羡慕」神,「尋求」神,並「進入內室」,就是進到靈裏,這是我們每清晨要作的。

耶利米書中有很多關於斥責人拜偶像的話。拜偶像就是為自己鑿出無法盛水的池子。但偶像崇拜對我們來說,意味着的不僅是建立不同敬拜的宗教物件。拜偶像的真正意義,就是為自己鑿出無法盛水的池子。實際上,偶像崇拜應該是任何代替永活神的事物。任何使神不再是我們活水泉源的東西,任何人或任何取代神的人,事,物,都必定在神眼中像偶像崇拜一樣邪惡。即使是所謂的屬靈事物,原則,傳統,教訓,也可能成為我們的偶像,成為無法盛水的池子。要作活力人,不僅在乎作一些事情;重要的是要轉回永活的神,並與祂有生機的關係。這是惟一可以使我們免於審判的路,也是惟一可以使我們免於神向祂的恢復轉臉的命運。

今天我們說健康的新生活,事實上就是活力人的生活,就是作得勝者。只有這種生活,纔會使我們脫離審判。甚麼生活纔算是健康的呢?難道僅僅身體健康就是健康嗎?今天連世人都有說精神健康指數。但人有靈,魂,體之分。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還有屬靈健康。我們說的健康生活,是三者都健康的生活。只有這樣的健康生活,纔能有健康家庭,而只有健康家庭,纔能有健康社會。今天我們要實行健康新生活,需要以下四點:

第一,這生活是「全面」的,就是每一個家、每一位信徒,每一個信徒與神的關係,每一個信徒與其他信徒的關係,都能彀健康起來。

第二,這生活是要「實行」的。它不光需要認同,支援,更需要自己實行。這不光是感動、點頭問題,更是實行、操練問題。同意大家要注意飲食健康是一件事,自己實行飲食健康是另一件事。健康生活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

第三,不能只有大會口號,而是要「落實」到每一位信徒,每一個活力排的生活上。不光要求別人作,更是自己帶頭先作。要作出這健康生活,有這健康見證,以後纔能有下文,不然就只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饑。

第四,這生活是要「推動」的。我們都是有這重要託付的人,故此不光自己要實行,更要幫助別人實行,不光自己得益處,更要叫別人也得益處。不光叫自己人得益處,更叫外人、不信的人也得益處。(節自余潔麟8/18日於「健康新生活」加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