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赴美不久,電臺計畫即因所需投資金額龐大而作罷。余便開始一點文字工作,他向李題議,將倪柝聲所有出版品翻成英文。李非常重視這建議,余遂起手此一工作;同時,開始在各地華語聚會的服事。1984年,李有負擔至臺灣帶領實行新路。余二話不說,隨着李攜家帶眷的到了臺灣。在臺灣5年,余在李身邊,巨細靡遺的,看着李如何帶領召會走新路,並配合李在台開辦的全時間訓練。余語帶滿足的說:「那是我一生最快樂的美好時光。」
1989年後,李盼余從臺灣回到美國,在李身邊幫忙。那時,余雖名為職事站經理,但並沒有太多繁忙的事,以致余得有時間,着手整理並翻譯倪柝聲的文字資料。那段期間,許多信徒也義務幫忙,參與服事。1996年,整套倪柝聲文集英文版,終於問世;余歎了一口氣說:「總算能向李弟兄有一點交待。」因為次年,1997年,李離世。
一生跟隨的絕佳榜樣
有人常問余在李身邊多年,對李印象最深刻的是甚麼?余認為關於李的為人、性格、工作,以及他在主面前的生活,對同工們的成全,以及對年輕人的造就等等,幾乎都可以着書立說。例如:李年輕時曾題出服事主之人所需的性格三十點,點點都是李自己身上的特點。余說:「除此之外,李弟兄一生事奉主,有一個最突出的點,是我所認識的倪弟兄的同工中無人能比的。」
在地方召會的人,一般都公認倪柝聲是神聖啟示的先見,而李常受是神聖啟示的傳承。余曾經想過:「李弟兄如何是倪弟兄的傳承呢?」因為在地方召會中,沒有所謂繼承系統,即使是李在世時,也沒有對以後的接班有過任何想法,更不用說安排了。雖然如此,李一直稱自己為倪的同工及學生。根據余個人的觀察:「李弟兄所以能傳承倪弟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於李弟兄對倪弟兄的態度。」他以幾方面舉證李如何跟隨倪,而成為倪的傳承者。
1 跟隨倪始終如一
首先,在教訓上,李從未偏離倪所說的。許多人都認為李的作法和說法,源自於倪的教訓。李也從不諱言,他是跟隨倪教訓的人。李在遠東或西方,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召會的革新、改變;在臺灣更有所謂「神命定之路」的推動與實行。有些人以為,李帶進這些改革,是源於他絕強的行政力及領導風格。然而,余在編整倪柝聲文集時,發現李在召會生活中的點點推動,都是基於倪所說:「人人盡功用」、「一千兩拿出來」的負擔。倪在後期的鼓嶺訓練中,有沉重的負擔,他急切盼望基督的全身體能動員起來。他曾告訴他的同工:「你們要作到一個地步,召會的事是每一個弟兄姊妹作,傳福音、看望、造就等,都是召會全體作。所有一千兩恩賜的,都必須拿出來。我們要作到召會全體事奉、召會全體傳福音,否則,我們就是大失敗。…我們必須叫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動起來,全體事奉,這纔是主所要的見證。」
數十年後,在當時倪的眾多同工中,獨有李一人仍持續戮力於推動並實行這負擔。
再者,李於60年代即在西方公開宣稱「基督就是靈」。這在神學上,是極富爭議的題目;有人以為這是李的新發明、新說法。然而事實上,倪早已強調「基督是靈」的教訓。倪所以如此強調,是為説明信徒認識基督是在聖靈裏作人的生命。倪在這方面所寫的詩歌,至少有4首。
以後,在80年代,李致力於翻譯恢復本聖經的工作,其動力與異象,亦出自倪於1949年恢復職事後的倡議。倪盼望有合乎聖經原文,並能為一般聖徒瞭解的新版本問世。40年後,李實現了倪的此一心願。倪點點滴滴的帶領,步步為營領頭推動的工作,皆由李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實行出來。李被稱為倪的「傳承」自是實至名歸。歷史證明,在倪柝聲的眾同工中,無一人像李那樣忠信殷勤,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如一的推行他從倪所接受的真理與負擔。
在香港,曾有一位長老自稱倪柝聲的同工,這人甚至寫過倪的傳記。然而,倪在大陸盡職期間,這人並不常在倪身邊。乃是抗戰勝利後,他纔從商場生意的忙碌中漸被復興。倪入獄後不到十年,他開始質疑倪所傳地方召會立場的真理,甚至告訴人這真理已經「過時」。當時,倪的一位同工魏光禧弟兄曾提醒他,這是倪所教導的「真理」。這人竟然回答說:「現在倪弟兄死了,即使他活着,也不知他會說甚麼,所以就等大家復活時,見倪弟兄的面時再說吧。」換言之,倪過去後,他就無需再執着於傳講倪的信息了。以後,這位長老離開了地方召會,到美國灣區某公會作傳道。
另有一位倪的同工,50年代至美國作工,因美國基督教不能接受倪所說「基督是靈」等真理,這人就避而不談,只說別人所能接受的。相較於以上二人,李常受卻不是這樣,不論基督教接受與否,只要是聖經的真理,他不會因人反對而怕傳,他乃是忠心於倪柝聲所教導的。
2 忠於異象義無反顧
1969年,余初到美國加州,一次在艾爾登會所,聽見李見證他年輕時,如何放下自己的工作,跟隨倪柝聲的職事。李原本在中國北方,建立一個很復興的工作,但因着讀使徒行傳,看見主在全地的工作只有一道水流,遂決定遷至上海,與倪同工。這話讓當時年輕的余感動莫名,他雖在香港接受過許多屬靈前輩的幫助,卻從未見聞一個人有如此的心志與見地。從那時起,余就認定李是他這一生應該跟隨並學習的。余潔麟–摘自「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