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葡萄一生的事」(詩465)

 

  詩歌465首原是散文體裁,由法文繙成英文,再由倪柝聲弟兄繙成中文。當李常受弟兄編寫第二集詩歌時,倪弟兄修改了其中的歌辭,再加上三節而完成。

其路並不容易 其境也不安逸

  一九四二年,上海召會起了一場關於倪柝聲弟兄的大風波,他卻不說一句話爲自己表白,也不採取任何行動來平息當時的局面。他乃是在學習十字架的功課,憑着那活在他裏面的基督,過十字架的生活。因着那一次的風波,他被迫停止他的職事長達六年之久。在那段受苦的時期,他旣未試圖恢復他的職事,也沒有試圖開始別的工作,全然靜默在神主宰的手下,在漫長的試煉之中,他把自己完全限制於基督的死裏,經歷基督作他的生命。

  等到黑夜已盡,黎明破曉時,主在一九四八年藉着上海召會的復興,恢復了他的職事。在一次聚會中,他請大家唱這首詩歌,說到葡萄一生的事,描繪葡萄不斷受各種苦難和對付,卻仍然結果子叫別人喜樂。

  這首詩歌開始於默想葡萄一生的事,藉此帶領我們認識基督徒的生活。正如馬太七章所說,「進窄門、走狹路」(13-14);我們裏面國度的生命,帶來最高的要求。在國度生活裏,我們的動機,需要一一被對付,舊人、己、肉體、人的觀念、世界同其榮耀,都要摒除在窄門之外。正如葡萄在生長過程中,「不像野地野花,隨地隨意自由吐華;」即使開了花,也是「渺小無華;人幾不能辨省」。它一直是「拴在樁上,不能隨意生長;不能自由揀選,不能遇難思遷」。此外,爲着使葡萄結果子更多,還需要修剪(約十五2下);園主、園工,對它並不放鬆,將它割得又深又準。」

 

估量生命原則 以失不是以得

  在人看,葡萄所遭受的,是損失;而歌辭中卻有何等積極的靈:「乃是反將自己,更爲完全徹底交付給那剝奪所有,使它成爲虛空的手;它不浪費生活,一切都爲結果。」逐漸的,藉着葡萄生命的成長,果實纍纍下垂,卻又需要太陽的熱力,將果子曬熟,因而使葉子敗落四散。在收成之日,「有手要來摘下,有腳要來踐踏,」葡萄所有的豐富,在酒醡之中,帶給人喜樂如同江河。然而葡萄的形狀,「乃是剝光淒涼:已經給了一切,又將進入黑夜。」在寒冬之中,它「孤獨經歷雪地冰天,堅定忍受一切可疑、難解!」等到嚴寒過去,春天來到,葡萄又開始新生命的循環,「又豫備結果,不因已往所受磨難,心中有了埋怨不甘;不因所失無限,而欲減少奉獻。」

 

  藉着葡萄一生的事,我們得着屬靈的啓示:「估量生命原則,以失不是以得;不視酒飲幾多,乃視酒傾幾何;因愛的最大能力,乃是在於愛的捨棄,誰苦受得最深,最有可以給人。誰待自己最苛,最易神選擇;誰傷自己最狠,最能擦人淚痕;誰不熟練損失、剝奪,誰就僅是響鈸、鳴鑼;誰能拯救自己,誰就不能樂極。

 

不浪費生活 一切都為結果

  結果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葡萄樹在結果子之前,先經歷各種限制,如日曬、風吹、雨淋、炎熱和寒冷等各種光景。它開花的時候,渺小無華,無人注目;生長的時候,架上被繫,無法隨意。爲着結果子,雖然有供應的養分,但是修剪、剝奪、破碎、損失也伴隨而來。


  在基督徒生活裏,真正的結果子乃像葡萄樹一樣,是一年一度,按着時令。今天我們在主的恢復裏,爲着主的擴增,需要結果子。大部分的聖徒期望立時見到果效:然而葡萄樹卻惟有藉着受苦,等候季節來到,纔能結果子。我們等候結果子的期間,並非浪費。正如葡萄樹的等候期,乃是生産期的一部分;葡萄樹卽使在冬天,也是在生產的過程中,最終到了季節,果子就結出來。今天,我們爲着召會的繁增與建造,所經過的一切苦難和對付,都不是徒然的,乃是爲使我們能結出果子來。求主賜給我們屬靈的眼光,正確估量生命的原則,也供應我們恩典,以進窄門,走狹路,經歷「葡萄一生的事」,好結出果子,爲着基督身體的建造。(編)